”《襄阳曲四首》之一云: “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渌水曲》: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玉壶吟》云: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情感或低沉或轻快。诗人之情怀有时在时间或空间上被展现得十分辽阔深长,如《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云: “今日非昨日,明日还复来。
”“君不见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月、黄鹂都似乎与诗人一样产生了怀古感时的情绪,古今苍茫,万物同一体会。《子夜吴歌·夏》云: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捣衣声传来的愁绪和闻捣衣声而产生的愁思已蔓延到长安万户。李白另有一诗《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正可概括其壮大情怀的审美目的性,酣畅万古情、斟酌万古情,这的确是李白人生的最佳写照,诗云: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 冰 峥 嵘。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对于苏轼,苏轼写月则更多地是为了内省自照、感悟历史人生,并借之审视自己的内心,达到诚心见性的道德性目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二云: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既活泼地写出了自己江上所见之晚景,又隐约传达了自己隐秘之心曲。
《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 云: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数声春晓。作者自注云: “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 拥,流水铿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这个经历背后的哲思是 “既来之,则安之”,人生处处可栖居。
可见作者超然独立、与世相得的人格风仪。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李白,苏轼似乎对现实多了一分在乎,也从而加深了对自己生命存在的思考和追问,以及由之而来的愁苦与释怀。如《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云: “登高回首坡陇隔,但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君知此意不可忘,甚无苦爱高官职! ”在送别之中产生忧生之思,并对其进行反省,从而悟得切勿被名利束缚的处世法则。《行香子·述怀》云: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 作个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