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是我国脱贫政策的最突出的特征。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2017年全国18个产茶省(区)茶园总面积4588.7万亩,有900多个产茶县区,茶产业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主导产业。茶叶精准扶贫的五个要点一、建设生态茶园,扩大茶园面积以产业扶贫为根本,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扩大茶园总面积,增加年产量,提高年产值,以人均种茶面积的提升带动茶农年收入增长。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贵州省,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10年间,茶园面积从原有的280万亩到如今突破700万亩,成为全国茶叶面积第一大省。1、改造老茶园,科学规划新建茶园缺乏科学性管理的茶园,会出现产量降低,质量不优等老化现象,让老茶园焕发新生,在开垦茶园时进行科学规划,是精准脱贫的第一步。
通过“改树、改土、改相”,重塑老茶园的产能。对衰老或近乎衰老的树冠进行去除,在强化肥培的条件下,重生树冠;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与耕作同步开沟施肥,施后盖土,园地铺草,防止水土流失与干旱;通过修筑机耕通道、蓄水池、修整梯地、增设诱虫灯装置、园道与四周种植深根性林木等措施恢复生态多样性,使茶园向生态化转型。
对老茶园进行积极改造的同时,在垦辟新茶园之前,需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进行合理规划和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设置路网、水网。运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利用水土气生各种生态条件,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选用现行国家、本省所推广的优良品种,能够保证在当地适应生长,引进健康的符合国家标准检疫的茶苗。2、普及现代化茶园管理办法,打好“生态”牌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茶业脱贫之路应从“第一生产车间”开始。
多地产茶区政府在近年来积极组织茶园管理等培训工作,邀请茶学专家、学者,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指导茶农科学管理茶园,管护好茶树和茶园生态,提高茶叶质量。以绿色有机的生态示范茶园为目标,打出“生态”牌,提升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美誉度。茶园管理是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从开赛之初,就实行“考核选手茶园管理情况”的新规定:要求复赛选手选取安溪县域内的自有茶园(不少于2亩)作为参赛茶园,由县农茶局对进入复赛60名选手选定参赛的茶园建档立卡,追踪管理,组织评分。
选手茶园管理的成绩纳入决赛选手总成绩。由此可见,茶园管理在如今茶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安溪县政府重金重奖安溪铁观音大师,不仅是以实际行动弘扬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激发广大茶农从事茶产业的热情,更将人才选拔的影响力拓展、落实到基层群众。在首届赛事中获选“安溪铁观音大师”“安溪铁观音制茶名匠”的选手们,在安溪县政府的引导下,深入推行“团队合作、整合帮扶”模式,共同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大师茶叶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