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名将辈出的年代,初期有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中期又有于谦,石亨这样的名将。既然说了皇帝,自然要提一提明朝有名的大臣,我认为明朝期间有代表性的大臣便是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作为万历时期内阁首辅的张居正,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为万历年间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赋役制度的演变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明朝末年有哪些名将?
什么是名将?关于明末的名将问题,我们首先要厘清概念。在明朝中期以降,文武地位差距越来越大,文人统军也越来越多。注:重文轻武不是政策,只是一种观念。大致相当于就业倾向985学生,国家没有政策承认这是合理的一样。那文人能不能算名将呢?答案是显著的,不能。接下来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原因:督臣调度灵州,武臣当督战城下,督抚统制三军,总兵以下俱当听命,着叶梦熊严申号令,居中调度。
这是宁夏作战(万历三大征第一征)中兵部和皇帝的态度。文官负责截至武官,负责粮饷,军事调度,军务决策。武官负责执行事务,前线作战。有点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别。所以居于统帅的文官并不能算作武将。概念清晰后,就和大家谈一谈明末的名将。(从萨尔浒开始)。名将都有谁?第一代:萨尔浒牺牲诸将1618年,在山海关外卖山货的奴尔哈赤反了,明朝将海内精锐都投入辽东。
萨尔浒一战,几万人像割草一样没了,其中有哪些名将呢?杜松:延绥将门,叔叔杜桐是万历时期的名将,表弟杜文焕也是一代将才。杜松秉性清高,廉洁奉公,不巴结上司,不笼络权贵,他在奉命援辽师出潞河时,明告送者说:"杜松是个不识字的武夫,唯独不学读书人贪财怕死。"很骁勇,很廉洁。在与女真努力激战竟日,阵亡。(更详细的可以参看黄仁宇写的萨尔浒之役;我们的《筹辽硕画》也要点完了,会有更详细的资料)(看杜帅大大的肚子,没喝啤酒,怎么这么大呢?)刘綎:将门后代,父亲抗倭起家,军功大显于西南。
刘綎自己也很猛,在四川、云南、贵州、朝鲜都有作战经验,而且主动请兵,带了800家丁出山海关。而且有很多传说,诸如刘大刀、拳打知府等。乾隆帝这么夸他:“刘綎勋劳特著,胆略素优,奋勇争先,捐躯最烈”。(这么文雅,怎么像一个杀人不咋眼的名将。)明朝在萨尔浒损失军官314员,天下宿将损失殆尽。那以后的日子怎么办呢?第二代:与后金作战崛起的第一波名将打仗生勇将:袁崇焕说过“回忆剿事,初举时,以杜松之勇、刘綎之智、贺世贤之刚,及紏合西北数十年蓄餋之精锐未免逐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