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记住一个小口诀:“绿配甜,酸配红,瓜子配乌龙。”,差不多可以知道个大概了。即绿茶、白茶等不发酵或轻发酵的茶,滋味鲜爽,有时候口感会有些苦涩,可以搭配清淡且偏甜的茶点,如绿豆糕、山药糕等。红茶是全发酵的茶,滋味醇厚浓郁,适合搭配带酸甜茶点,如蜜饯、乌梅糕等。乌龙茶是半发酵的茶,可以搭配一些咸味茶点,如瓜子等坚果类。
在我们福鼎这边,喝白茶的时候还会用带霜芋条、面茶糕等当地特色点心来佐茶。芋头质地松、酥、浓香,因为芋条表面所挂白糖呈霜状,所以美名“挂霜芋”。面茶糕是福鼎传统糕点,用面粉、白糖、熟猪油、红茶水等天然原料制作,糕点味甜,细腻,入口即化,和着茶水吃,是无尽的软糯甘甜。这个几十年都没变的传统纸质包装,也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儿时回忆。
清朝国宴“满汉全席”指的是哪些菜?
满汉全席,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很多人都说满汉全席有108道菜,但是作为集满汉两族菜品的精华而形成的史上最豪华,最有名的中华超级大宴,满汉全席绝不仅仅只是一桌丰盛的美食那么简单。康熙时期的满汉全席,共分为六宴—一蒙古亲藩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和节令宴,菜品以北京、山东、江浙菜为主。世俗所谓“满汉全席"的珍品,大部分是黑龙江地区特产,如鱼骨、鳇鱼子、猴头蘑、熊掌、哈什蟆、鹿尾(筋、脯、鞭等)、豹胎以及其他山珍海味原料等。
其原因也许不难理解,那里是女真部落的老家,这样或多或少能缓解他们的思乡之情;另外,尽管强调满汉一体,但作为统治阶级,在如此高规格的宴席上,在天下人面前,还是要对地位有所明确。当然,后来闽粤等地的菜肴,也依次出现在巨型宴席之上。康熙帝66岁大寿时在皇宫内设大宴,并御书“满汉全席”,成为中国饮食史上登峰造极之作。
在乾隆年间,李斗的笔记集《扬州画舫录》一书则详实地描勒出满汉全席的盛况。这是见诸史料最早的满汉全席菜单,菜品共134道。该书指出,满汉全席是“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的“大厨房”所制,专门“备六司百官”食用。具体说来,在清代,满汉全席分为以下六宴——清朝皇帝为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蒙古亲藩宴;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日举行,是时由皇帝亲点大学士,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的廷臣宴;清朝帝王的寿诞宴,也是内廷大宴之一的万寿宴;为庆祝皇帝寿辰,与众多老人一同庆贺的千叟宴;康熙初定蒙古外萨克等四部落时,设御宴招待使臣,谓之九白宴;清宫内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筵宴——节令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