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个“夏九九”的版本来看,不可谓不精彩,也生动记录了物候变化的特点。不过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相比“冬九九”有众多方言版来看,“夏九九”似乎版本要少许多,这至少是“夏九九”在各地不广泛流行的佐证。华夏地大物博、方言众多,大凡能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歌谣,要接地气,都会有各地通俗易懂的方言版本产生。这有点像今天歌曲流行一样,自然都会诞生几个方言版。
当然,导致“夏九九”不流行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以上的细枝末节。其实,中国人对一年最冷最热的表述是“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这里对寒冬的表述是“九”,而对待热的表述则是“伏”。很显然,这绝不仅仅是为了表述的区别,而是采用了两个不同的节气标识系统。同样是民间杂节的标识系统,“九”与“伏”严格来讲是两个标识系统,“九”是以“九”进位,以九九八十一来标识时间和物候的变化。
而“伏”是“十”进位,以三伏来标识暑热的变化。这说明,我国在对待“熬冬”是以“数九寒天”来认知的,而对待“消暑”则是以“三伏暑天”来认知的,“夏九九”并没有进入中国人的标识系统,这大概是“夏九九”不流行的根本原因。 夏季我国南北温差不大,到处一片热,不像冬季南北温差那么大,所以人们更关注如何度过最热的时节,于是,“伏”就深深印刻在中国人的生活节律中。
“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一年最热的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我国古时是按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来记录日子的,庚日是第七天,所以,每年夏至起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进入初伏,第四个庚日进入中伏,立秋起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每年的伏天时间不一,大致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
2019年的三伏天共有40天,初伏十天,从7月12日到7月21日;中伏二十天,从7月22日到8月10日;末伏十天,从8月11日到8月20日。其中,七夕节就在中伏里度过,虽然满天星斗,但仍酷暑难耐。 中国人之所以重视三伏,是与人的身体健康关系密切。对人体来说,“伏”就是潜伏、隐藏在身体里的所有病邪,故我国中医有三伏天“冬病夏治”之说,从肌表、肌脉到内脏,三伏时纯阳达到顶峰,天地之间所有隐藏的阴邪之气现出原形,“阳光普照,阴霾自散”。
其中“三伏灸”、“三伏贴”等中医方贴,对于今天追求养生健康的人们来说,也依然受到热捧,古法中医焕发出来了鲜活的生机。“伏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就拿饮茶来说,陕西的泾阳茯砖茶就是伏天发酵而成的。过去泾阳茯茶有“三不制”之说,就是“离开泾阳水制不了、离开泾阳人制不了、离开泾阳气候制不了”,其中的核心流程就是“三伏天”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