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物形象直到今天还仍为评剧前辈所津津乐道。1917年,成兆才已到中年,在事业上如日中天。这一年,他又到天津演出,当时南孙班、北孙班、马虎亭班等莲花落班于津门献艺,这些莲花落班仍处于“对口”或“拆出”阶段,永盛合班的大型舞台戏使他们大开眼界,随之纷纷效仿。南孙班请成兆才给他们说戏,成兆才总是慷慨应允,还把《杜十娘》、《打狗劝夫》、《因果美报》、《败子回头》等四个剧目的剧本送给南孙班。
第二年,永盛合班到山海关演出,经当地知名人士奎旭东建议,改班名为“唐山首创警世戏社”。1919年,唐山首创警世戏社去营口演出,后巡回于奉天(今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走一处红一处,名震东北广大地区。成兆才的创作也佳作迭出,如《保龙山》、《盗金砖》等,均为绝唱。“五四”运动以后,受民主思潮的影响,成兆才根据1918年滦南县高家狗庄地主兼小商人子弟高占英谋杀妻子,农家女杨国华(杨三姐)不畏强权,为其二姐申冤告状的真实故事,完成巨作《杨三姐告状》,揭露了高占英腐朽、残暴的罪恶行径和旧中国法制的黑暗,歌颂了杨三姐敢于与恶势力抗争的精神。
全剧塑造了52个地位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每个人物不论主次,都有自己明显的时代、阶级和个性特征,如委曲求全、老实善良的杨二姐、“为偷私情断结发,莫讲人伦且遂心”的高占英、“不管屈和冤,只要有洋钱”的县府帮办牛成;“全凭奸狡兴家业,不昧良心不发财”的高贵章、“自幼生来爱风流,无拘无束任自由”的裴氏等等,尤其是杨三姐这个主要人物,塑造更为成功,她性格鲜明,形象丰满,是民国初年在封建思想被初步打破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典型的农民形象,她的智慧、胆量和顽强意志贯穿于她每次出场的行动中,引起了观众强烈共鸣。
该剧在艺术上粗犷、豪放、泼辣、明快,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点,在舞台上演出60多年不衰,还被搬上了银幕。1922年,年仅24岁的月明珠积劳成疾,病逝于沈阳。成兆才一手培养出来的一颗明珠殒落他乡,他和全体演员怀着无法抑止的悲痛心情扶棂回乡。接着,成兆才举用他培养多年的金开芳领衔主演,使一度解散的警世戏社头班重整旗鼓,于1923年返回唐山,又进入天津演出,并在天津改“平腔梆子”为“评剧”,评剧之名由此而来。
不久,成兆才的《枪毙驼龙》一剧问世,因角色分配,警世戏社头班内出现激烈矛盾,成兆才离开头班,加入警世戏社三班。在警世戏社三班,他根据朝鲜民族英雄安重根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新闻,创作了大型现代评剧《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由于地方反动当局的干涉,未能公演。1927年,应老友孙洪奎之邀,成兆才加入了“北孙班”——振兴剧社,任文戏教师和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