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共生育了26个儿子,全部都是木字旁的名。名字中依然有很多生僻字,如朱樉、朱棡、朱柍、朱栴、朱楩、朱桱等……木字暂时排完后,接下来就是“火”字旁了。汉字中火旁字,以及与其同义的“灬”旁字,加起来近450个,起名同样不难,但朱家似乎对这些传统的“火”字都不太满意,于是就造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字:周王系临安王朱勤烷、楚王系楚王朱孟烷、蜀王系永川王朱悦烯、岷王系安昌王朱定烷、唐王系唐王朱琼烃、伊王系伊王朱颙炔、郑王系郑王朱厚烷、衡王系玉田王朱厚烃。
最为奇异的名字出现在用“钅”字旁起名的时代。朱元璋后的第四代,按照规律,理应用金字旁。“钅”字旁汉字有243个,此时的字没多多少,朱家的儿孙们却开始人数膨胀。加上各种讲究,可以说起名成了一个无穷烦恼的事情。于是,出现了楚王系寿昌王朱均铁、周王系封丘王朱同铬,秦王朱公锡,永和王朱慎镭,鲁阳王朱同铌,瑞金王朱在钠,宣宁王朱成钴,怀仁王朱成钯,长阳王朱恩钠,益阳王朱恩铜,沅陵王朱恩铈,长垣王朱恩钾,庆王朱帅锌,弘农王朱寘镧,蒙阴王朱帅钾,韩王朱徵钋,稷山王朱效钛,内丘王朱效锂,唐山王朱诠铍、其后朱效钯,新野王朱弥镉,伊王朱諟钒,金华王朱翊铕……说到此处,我们不免都非常熟悉化学元素周期表了,甚至有人惊叹,记住了明室皇族,就记住了元素周期表,这里还真有个故事,告诉你吧,元素周期表还真是科学家用的明朝皇室的名字来命名的,这个科学家就是清代的化学家徐寿。
近代化学家徐寿徐寿是中国近代化学启蒙者、近代造船业的奠基人、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中文定名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轮船、第一艘军舰、第一所教授科技知识的学校、第一场科学讲座、第一本科技期刊……都与他有着密不可分关系。而他与子孙五人,一共翻译、撰述了科技著作96部,近一千万字,是中国近代科技文明不倦的“盗火者”。
在翻译馆,徐寿共翻译26部西书,共计290万字。加上次子徐建寅、三子徐华封及两个孙辈,徐氏家族译校的西学书籍,几近800万字,这其中,72%是科技著作,11%是兵工著作,徐氏父子也因此被尊为“中国近代科学之父”。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洋务运动兴起,1896年徐寿引进俄语版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但对应俄文词汇,中国没有对应的汉语,只能找同音字,徐寿想用偏旁部首代表这个元素的常态,用读音与世界尽量保持一致。
对于这个美妙的想法,徐寿可谓绞尽脑汁,费了很大功夫。有一天,徐寿在大清图书馆找资料时,翻到一份家谱,这份家谱里竟然许多的名字都和金属矿物质有关,这让他大为惊喜,连忙借回家中仔细研究。被徐寿借回家中的这本家谱,真是老朱家的家谱。族谱上面可以说这些被人遗忘的字正好用于化学元素周期表,于是中国特色的元素周期表出现了,所以徐寿捡了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