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等级低的“粗茶”,不同的品饮方式,其品饮价值也有差异。如老茶婆的叶片粗大、老而硬,霜冻前干茶叶色黄,霜冻后叶色稍深,香气飘逸,滋味醇和甘甜,拿来直接煮饮,风味甚佳。此外,还有中叶茶、二白茶、茶果壳,尤其是茶果壳,若单纯地以盖碗或壶泡饮,味不够,所以,必须烹煮才会“出味”。品质好、存放了一定时间的茶果壳,有独特的沉香,汤色红透如琥珀,味道甘醇,韵味悠长,别有一番风味。
二、影响六堡茶汤色滋味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级别的六堡茶风味也各有不同。六堡茶不像绿茶一样“排斥”茶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用来制作现代工艺六堡茶的嫩芽,在发酵过程中比较容易“烂掉”,而且内含物比较容易流失,这样做出来的六堡茶耐泡度较低。而适量添加一些嫩茶梗,可以比较好的改善上述的问题,且茶梗含有丰富的香气物质,此外,嫩梗中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单芽的含量三倍左右(注:氨基酸是决定茶叶香气和鲜爽滋味的主要成分)。
换句话说,不同等级拼配,除了可以“美其形”即调整茶叶外形上的搭配,更重要的是可以调剂后期制作出来的成品茶,更符合品饮的需要。1. 不同等级六堡茶的区别六堡茶的等级在国标里是按感官品质特征和理化指标分为特级、一级至六级共7个等级。感官品质分为外形与内质两方面,理化指标里则要求了六堡茶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理化指标里有一个“含梗率”的数据。
因为六堡茶并不那么“排斥”茶梗,因此即使是特级的六堡茶,也有部分含少量茶梗的现象出现。从外形来说特级、一级的茶,大多以一芽一叶或者是一芽二叶这类嫩度较高的六堡茶叶为主,因为鲜叶的含水量比较高,芽头、叶片又都较为柔软,在揉捻时容易成型,因此条索紧且匀整,色泽也比较油润。而一些较为粗老的六堡茶叶、梗,纤维素的含量比较高,因而韧性较好,不易成型,所以等级较低的六堡茶大多都比较粗、散。
▲左:等级高的茶 右:等级低的茶 从内质来说内质则是由于不同部位茶鲜叶的成分含量不一样,因此呈现出来的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都会略有不同。【香气】六堡茶的香气变化比较丰富,其中的变数也比较多,无论是加工方式、还是存储方式等,甚至经过一定时间的变化,香气都会有所改变。但是等级低的茶,香气比较平和;等级高的茶,香气则更加丰富一些。
【滋味】一芽二叶部分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因此鲜爽度好。而茶梗因为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更加甜醇,虽然变化不多,但是能给人一种“细水长流”的感觉。【汤色】等级较高的六堡茶冲泡出来的六堡茶汤比较浓厚。而一些老叶、茶梗冲泡出来的六堡茶汤,颜色会稍浅一些。▲左:芽叶的茶汤。右:叶梗的茶汤叶底的区别也是比较明显的。
嫩芽与嫩叶都是比较小而且油亮,而真叶和茶梗则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而且光泽也略差一点。小贴士嫩叶:尚未成熟的叶片,一般在三叶左右。真叶:已经成熟的深绿色叶片。嫩茎:属于尚未木质化的枝丫。嫩梗:正在木质化的枝丫。茶梗:已经木质化的枝丫。2.同一款茶里的滋味对比为了更好的解答茶友的疑惑,我们六堡聚通过一个小实验,对比不同级别的六堡茶在滋味上的差异。
由于市面上不同等级的六堡茶在原料、年份、陈化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变量太多,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只选取了一款三级的六堡茶,把它的干茶按照老嫩程度,粗略的筛分成四个等级。芽叶:嫩叶与单芽,约特级茶。叶茎:稍成熟的叶片与嫩茎,约1~2级茶。叶梗:较粗大的叶片与茶梗,约4~5级茶。茶碎:剩下的碎末。冲泡说明:1、4个等级各5g2、冲泡器具是100ml的白瓷盖碗3、不洗茶4、沸水浸泡3分钟后出汤从汤色来说我们可以看出,芽叶冲泡出来的汤色与茶碎的很类似,但是茶碎的汤色会更深,明亮度也较低。
叶梗部分汤色最浅,但是通透明亮。而叶茎则介于芽叶与叶梗之间。综合上述,我们粗略的排序如下:按照汤色深浅排序:茶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