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3.云南: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唐代人是如何饮茶的?
文物奇谈:唐代喝茶加盐姜,推崇烂泥堆里的野茶种,风气源自和尚最爱喝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茶树的国家,其他国家的饮茶习俗绝大多数源自中国。早在远古时代,神农帝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在唐代,产茶区已覆盖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苏等13个省份,在当时,饮茶之风远胜前代,成为十分流行的社会风俗。
唐人饮茶与今天大相径庭,茶叶需先制成团状茶饼,饮前必须烹煮,时称“煎茶”,同时,还需要加入盐、姜等佐料调味,此习俗在北宋曾被大量文献记载,更需配有专门的茶点。陆羽的《茶经》认为,野茶最难得,“野者上,园者次”,生于烂石沃土、岩洞烂泥中的尤为可贵。此外,唐代人还格外重视用水,《煎茶水记》将天下水分为二十等,山泉为上,江河次之,井水最差,虎跑泉的名气就是起自唐代。
唐代茶人是如何蒸青制茶的?
唐代以前,制茶的方式都采用晒或烘的方式,因采摘的茶叶只经过简单的处理,使茶叶泡出来有着青苦味。到了唐代,经过反复研究,成功的创造了“蒸青法”,利用水蒸气蒸发掉茶叶中的酶活性,使茶叶具备了色深绿,汤浅绿,茶底青的特征。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子、封之、茶之干矣。”的制作流程。
1.采茶:一般在二三四月间采摘,这个时段茶叶鲜嫩。采摘茶叶要及时。避免时间过长影响口感。2.蒸茶:将采摘好的茶叶放在蒸茶器具上烧水蒸,去掉茶叶的水分及青苦味。3.捣茶:将蒸好的茶叶趁热用木根捣碎,但也不用太细碎。4.拍茶:把捣碎的茶叶放到模具(方形或圆形)中压好、形成茶饼,晾干中间穿孔。5.烘焙:把模具里的茶叶进行烘培,选择合适温度,把茶叶焙成金黄色。
古人喝的茶跟现代人喝的茶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