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好壶,承载茶香,氤氲茶魂;对于制壶大家许四海而言,与茶文化的相遇既是机缘,又是宿命。战场上,他邂逅一本茶书,后又师从国画大师唐云,因缘际会中,与茶文化结下了一世的不解之缘。他部队里一个图书馆里面,看到了这么一个茶书,就是谈茶的书,他借了就看,这本书他还随身带,和领导讲好回来再还给图书馆,所以两年当中,他把它这个精神读透的,其中里面谈到神农,谈到陆羽,还谈到了卢仝,还谈了这个赵州和尚等等的故事,感动人。
他说我要做什么,自己要向他们学习,来做饮茶文化。回国了以后,再加上老师的支持,他就到宜兴做壶,一到宜兴做壶,两年多,他成名了。他又回到上海来,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的开发,唐云曾经说,四海,你现在是科长,科长中国太多,不缺的;但是制壶大师,缺少,没有的,所以他那个老师他收藏了很多的壶,古代的都是顶级的。其中就是有个“曼生十八式”,他有八把,其中有两把捐给上海博物馆,其中还有八把,在杭州唐云纪念馆里面收藏着。
不管你值多少钱,哪怕是千万,百万,他无所谓的,我送就送给你了。许四海原来是科长,他要下海到宜兴做茶壶,是这样来的,有(唐云)他的支持,自己信心百倍的。对于茶文化的执着,让许四海在制壶工艺上的进境一日千里,成名后接踵而至的赞誉,却从未影响许先生的精神家园。一缕茶香,正如他手中的紫砂壶,追逐着艺术道路的极致呈现,演绎着甘苦自知的人间春秋。
1985年的展览,在北京,所以他就做了“夏意”,“夏意”,生活就是一个苦瓜,苦瓜上面趴一个知了,这个知了在吸苦瓜汁,苦瓜的那个汁水,就是这个水壶,他获得了最高分。事情就是这样来的,自己要全身心的投入才有希望。第二个像世博会,他这个世博会五天五夜不睡觉,他连续创作紫砂壶,是世博十八式,十八种。其中有石库门,还有就是老虎灶,上海的老虎灶,还有城隍庙的小笼,他是把世博元素、海派元素、中华元素捏在一块。
而且顺理成章得到了专家的认可通过,这就是他体会,他的最大的体会。最大的体会就是勤奋,不能懒,要一鼓作气地把它做好,不能等待,不能说是明天明天还有明天,那是不行的。许四海在制壶的过程中,逐渐将壶艺与书、画、篆等艺术糅合起来,与唐云、谢稚柳、程十发、胡文遂等大家合作,制作了许多扬名于世的书画壶,与台湾地区李奇茂教授、韩天衡所合作的“秦权壶"更被传为佳话。
因为书画壶是中国传统紫砂文化的一个代表,比方说在嘉庆年间的“曼生壶”,还有更早一些的紫砂壶,都有名人名作,它就是点缀了这个壶的身价,因为壶随着这个文化,它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要高出一倍到两倍,所以这个是壶随字贵,字随壶传。就是这个缘分,古代一直是言传的,所以许四海他是随着古人的这种模式来做的,像刘海粟、陆俨少、我的老师唐云就更多,还有朱屺瞻、谢稚柳等等这些画家的合作,李奇茂这个人当时在台湾地区名气很响,他到上海来,首先来找他许四海,他说许大师,我想个点子,想和你合作紫砂壶,他说我只要一把就行了,而且我要终身带到海外去的,听说后来他是定居在美国,许四海说可以,他说这里面你看,要不要再找一个大家一起来合作,李奇茂说谁,他说韩天衡。
因为韩天衡和他都是部队出来的,他们都是由部队到地方的这么一个过程,而且当时韩天衡又是上海画院副院长,好了,韩天衡就同意了,他们三个人就在一起,许四海做壶,由李奇茂题字,韩天衡绘画,就是做了这个“秦权壶”。许四海不但是一位享誉国内的海派紫砂艺术大师,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古壶收藏家。在他创办的四海壶具博物馆里,展出了他收藏的1000余件唐宋元明清时代的紫砂壶,在这里,茶人、茶具、茶趣相映生辉。
这里最好的一把是“大亨壶",他为这个壶就是倾家荡产,凑集了一共3万块人民币,势在必得,在七、八家的竞标当中,他得到了最高价值。还有壶,比方说陈鸣远的“金蟾三友壶”也是经典的,“大亨壶”是嘉庆道光期间的,陈鸣远是明朝末年、清朝初期的,就是陈鸣远亲手做的这把壶,叫“金蟾三友壶”,松竹梅,做的是一捆柴。这么一个壶,也是目前最顶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