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茶壶、保温杯,都会造成闷泡,茶叶被浸泡10秒、20秒、30秒,导致内含物质过量释放。一般来说,茶叶中的苦涩味主要来自咖啡碱和茶多酚,鲜爽感来自茶氨酸。而咖啡碱、茶多酚的释放速度快于茶氨酸。快出水的情况下,因为浸泡时间段,所以三种物质处于平衡状态,喝起来是好喝的。而闷泡的情况下,苦涩物质大量释放,不仅打破了茶味平衡,也造成耐泡度的下降。
龙井喝两杯就没茶味了,是不是不是好茶?
不对。因为你把好茶的定义定位成浓度了。龙井的采摘是从芽级,芽孢开始,尤其是现在很多地方为了赶早,从连奈叶都没有张开的芽孢就开始采摘了这样的茶叶,外形好看,泡开也好看,但是茶味比较淡,基本上两三泡就没有了,这个现象是存在的,尤其是乌牛早,乌牛早的发芽在浙江安徽江西的发芽采摘是三月中上旬,在贵州广西四川一些地方t二月份就开始采摘,那时温度很低,大多在十几度,阳光也不是很充足,对茶叶来说输送养分的能力也不是很强,茶芽都干巴巴的,这样的茶叶肯定做起来比较淡,就有一些春茶的香气。
所以西湖龙井采摘是一芽一叶展开以后才开始采摘,简单的说就是长度也达到三厘米左右了,这样的茶叶滋味也有了,香味也足了,而且没有苦涩味 ,同时茶味也比较浓,耐泡,就是样子没有芽孢好看。(说明一下,就在头条看到的号称西湖龙井的还是其他龙井假冒的多)您说的问题,我没有看到照片,估计着大概是早期的乌牛早吧,而且是几个大型批发市场的统货吧。
为什么有的白茶不耐泡?耐泡的茶就一定好吗?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一款白茶耐泡不耐泡,主要看3点。第一,茶叶品质。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的白茶,内含物质是丰富的。而相对的,产区、工艺、储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白茶品质受损,内含物质减少,甚至可以用“匮乏”来形容。如果说好茶拥有的内含物质,可以用“大木桶”来形容的话,那么劣质茶的内含物质只能用“小水杯”来形容了。
好茶的内质丰富,自然会更耐泡。第二,冲泡方法。经过多年的实验,白茶圈早已得到了比较正确的茶水比例。110ml的标准盖碗,搭配5克白茶,这种比例泡出来的茶汤风味,是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且喜爱的。然而很多人在喝茶时,并不注重茶水比例。150-180ml的大盖碗,搭配的也是5克白茶,茶少水多,为了能够泡出足够的味道,只能延长泡茶时间,势必会影响耐泡度。
第三,出汤时间。在冲泡白茶时,村姑陈推荐用盖碗冲泡,前7-8冲用快出水,等到茶味有些淡了,再释放坐杯,让茶味重新丰富起来。而如果一开始就采用闷泡的方法冲泡,白茶的内质会超量释放到茶汤中,那么原本可以泡到十几冲的白茶,可能在4、5冲就结束了。闷泡,会让白茶的耐泡度严重受损。总的来说,一款白茶不耐泡,可以从以上3个方面寻找原因。
很多茶友喝茶都走入了误区,总觉得茶叶越浓、越耐泡,它的品质就越好。评判茶叶好坏的标准有好几个,但是耐泡度却不是标准之一,那么什么样的茶叶会比较弄、比较耐泡呢?影响茶叶浓厚的因素很多,加工工艺、原料等级、茶树品种、产区等都会有影响。这里相对南方气温低,茶叶生长速度更加缓慢,因此茶叶在生长过程中能积蓄更多的一些物质,制成干茶后茶味会更加的浓郁而且耐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