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宋江受了三卷天书,在两个青衣女使的陪伴下,走出了九天玄女殿。这三人走到一座石桥上时,青衣女使对宋江说:“恰才星主受惊,不是娘娘护佑,已被擒拿。天明时,自然脱离了此难。星主看石桥下水里二龙相戏。”宋江便顺着青衣女使所指往桥下看,果见“二龙戏水”。二青衣望下一推,宋江大叫一声,却撞在神厨内,觉来乃是南柯一梦。
这个情节,就是宋江的结局:参与了宋徽宗镇江复辟,与宋钦宗争夺帝权(二龙相戏)。然后,北宋灭亡,二帝被俘,金国人将父子皇帝押到五国城坐井观天(二龙戏水)。从这个“预言”来看,九天玄女的四句“天言”就是伪作。“逢高不是凶”,肯定也是伪造的,所以,宋江被高俅毒死,九天玄女的预言落空。按照施耐庵的“预言”伏线,宋江的结局绝非高俅毒死,而是死在了靖康之乱之前的“镇江复辟”。
施耐庵真实的“预言”,应当可以揭穿“逢高重重喜”的伪“天言”了。《水浒传》前七十回还被插进了一个预言,这个预言是罗真人给徒弟公孙胜的八个字“逢幽而止,遇汴而还。”罗真人的这则预言又被续书《征四寇》写丢了。一清先生虽然是“遇汴而还”了,但却没有"逢幽而止”,破大辽之后,继续参加战斗,直到征方腊之前才离去。
到底是公孙胜违抗师命,还是罗真人胡言乱语呢?金圣叹删掉了罗真人的八字真言,以免神仙级别的罗真人出洋相。实际上,公孙胜所受的这八字真言,倒还真有可能是罗真人说的,只不过续书颠倒了征方腊、佂辽的故事顺序,让罗真人的预言失算了。假如征方腊在先,破大辽在后,罗真人的预言就可以成真。绿野老道对公孙胜这个神秘人物的探索颇有心得,他确实有可能“逢幽而止,遇汴而还”了。
只不过是续书《征四寇》没有读懂施耐庵额的原著,或者有意歪曲施耐庵的《水浒传》,便让公孙胜莫名其妙的违抗了罗真人的嘱托。《水浒传》中的预言是很准确的,施耐庵必然会按照预定的伏线,展开故事,揭晓悬疑。因为《水浒传》被《征四寇》取代,前七十回的伏线没了着落,所有的预言也都不准了。不仅不准,而且,连加塞进去的“逢高不是凶”都前言不搭后语,续书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那么,《水浒传》中有没有非常神准的预言呢?当然有。比如,智真长老对鲁智深所讲的四句偈子,便非常的精准。不仅精准,还隐藏了梁山好汉在七十回后的故事。倘若全面展开解读智真长老的四句偈子,真的是含义深刻,精彩至极。因本回答不涉及这个问题,暂且搁下不讲。只是以此说明,《水浒传》中只有两则预言,一则是智真长老赠送个鲁智深的。
另一则是罗真人留给公孙胜的。施耐庵写下的这两则预言,一则被解读歪了,一则被续书写丢了。而“逢高不是凶”绝对不是施耐庵的原著预言,是《水浒传》被大明王朝腰斩之后,御用文人及书商强加进去的。因为续书是几个作者完成的,所以,续书加塞后,无人统稿,也就没让这则预言得以印证,九天玄女就此出了个大洋相。总而言之,《水浒传》中,施耐庵设计了很多“预言”。
农村老话:“六酒、七宿、八饭、九坐”说的是啥意思?有没有道理呢?
农村老话:“六酒、七宿、八饭、九坐”说的是啥意思?有没有道理呢?在农村的诸多老话之中 ,很多都是关于某一个年龄阶段要注意的一些事情,像过去的老话“男怕三,女怕四”也是指男女到一个年龄阶段之后的改变,也是由于过去人的寿命普遍低于现在,人的衰老速度远远高于现在,俗语之中会对于一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转化成琅琅上口的顺口溜让人记忆颇深。
这里说的其实是到一定的年龄之后不要去做的事情,也指居家待客的经验之谈,六酒,其实也就是到六十岁之后,随着身体器官的老化,对于酒的刺激是非常敏感的,少量饮酒对于身体虽然具有一定的益处,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喝酒切莫贪杯,来家的亲朋好友,有上了年纪的,还是尽量不要去劝酒,上岁数的人喝醉酒,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这句老话对于避免麻烦还是很有道理的。
七宿,老话说的人到七十古来稀,作为七十多的老人,去走亲访友,尽量不要在别人家里留宿,虽然留宿是作为主人待客之道,但对于一些年纪很大的老人,也是尽量避免将老人留在家中住宿的,环境的改变对于老人的休息极为不利,而且作为上年纪的老人,夜晚有什么突发事情的发生,也是很难预测和化解的。八饭,人到八十多岁之后,饮食习惯跟平时会大不一样,硬的不能吃,凉的不能吃,太咸也不行,油腻的也不行,饮食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老人是相当关键的,这句老话说的是这个年龄阶段的老人,尽量不要在外人之处吃饭,而作为待客主人也尽量不要留老人在自己家里吃饭,对于老人的饮食习惯自己不清不楚,是很难做出合老人口味的饭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