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瓷器的釉面全部都是纯粹、纯净而统一一致的单一纯色,绝对不容忍、不容许、不容让任何其他色彩的掺杂与驳杂,纯净、纯粹而醇厚,宁静、恬淡而高雅,欺冰赛玉,静若处子,缈若天仙,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心生崇敬与憧憬。钧窑瓷器的釉面则如“百变神君”和“万花筒”,通体一色者很少,即使是这种通体一色者跟汝窑也相差很远,釉色釉面差距明显,胎体形制差距更大,一眼可辨,一掂可分;钧窑一体双色、一体多色者最多,基本占了钧窑瓷器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因而从釉面色彩的“驳杂性”来区分宋代汝窑和钧窑也极其简单、直观、有效。
综上所述,宋代汝窑与宋代钧窑同列宋代“五大名窑”,两者也同属青瓷系列,但由于理念、宗旨、追求不同,因而差异巨大,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中国瓷器史相关瓷器常识,要区分宋代汝窑与钧窑还是很简单的事情。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实践经历与经验,并已就相关问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现代仿汝瓷与北宋汝瓷有哪些不同?
北宋汝瓷历来受人们的追崇,且价值不菲。目前,在古瓷界拥有一件宋汝瓷器是众多藏家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因为利益驱动,很多仿汝瓷也大量充斥着古瓷市场,如何区分仿汝瓷与北宋汝瓷摆在了众多藏友面前。我根据自己的研究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看釉面。北宋汝瓷距今近千年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北宋汝瓷不管以什么方式存放,其釉面都会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在釉面上有所呈现。
比如,釉光,到代北宋汝瓷的釉面会呈现“宝光”,这种“宝光”是因北宋汝瓷釉下分子因凝聚作用而形成新的结晶,在光线下看宋汝瓷会因釉下结晶体不同散射而产生的由内向外的漫反射组合,使釉面有如古玉般的温润的感受。而现代仿汝瓷因出窖时间短,瓷的釉面产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明显,釉面火气还未消褪,所呈现的光泽是刺眼的直射反光,这种光俗称“贼光”。
对北宋汝瓷与现代仿汝瓷反复对比多了就能区分。二,看支钉。北宋汝瓷大多是裹釉支烧,器物底部会留下支钉痕,不管是在世间流传的器物或是出土的器物,支钉都会与空气或土壤接触,因时间久长,支钉里的胎土都会有不同的钙化特征,表现在颜色会有白色或土黄色,有的器物受污染严重会呈现黑色。这些颜色应结合釉面的表象而把握,比如支钉因污染严重呈黑色,而器表无污染的痕迹就要考虑是不是作旧造成的。
三,看釉面开片。因釉面和胎土的膨胀系数不同而致使很多宋汝瓷有开片,无开片器物的很少。开片有冰裂纹,鱼鳞纹,和蟹瓜纹等各种开片。不管什么形式的开片,因距今时间久远,所有的开片都是自然的逐渐的开片,开片线都是弯弯曲曲的曲线,也是由里往外的斜开片。而现代仿汝瓷的开片都是一出窖泼冷水急降温所形成的,开片线平直生硬。
只要老新汝瓷反复对比多了就容易发现异同。四,看器物口沿与突出的楞边线。因釉面凝聚力的作用宋汝瓷的口沿与突出的楞边线会形成薄釉现象,这种薄釉现象会使口沿和楞边线的釉面颜色与器物整个釉面颜色相比会比较浅,这种浅色是逐步过渡的。相比现代仿汝瓷要么器物整个器身釉面厚薄均匀一致口沿与突出的楞边线颜色与器物其它釉面完全一致,要么也故意使口沿和楞边线少上釉而呈现浅色釉面,这种浅色釉面无过渡不自然,常观察了会看出来的。
五,看器型。北宋汝瓷都是人工制作瓷器,所做器物都是自然美观,而现代仿汝瓷大部分采用机械化生产,所产器物古板生硬,规范而缺少美观。如用心辨别北宋汝瓷与现代仿汝瓷在器型上也能辨识。当然,如何更好的区分北宋汝瓷与现代仿汝瓷的方法很多,每个藏家有自己的看法和窍门,也都有行之有效的鉴别方法。这些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要具体物件具体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求证器物真伪,以求鉴定结果准确有效。
北宋汝窑瓷器存世量究竟有多少?民间是否存有真品?
存世汝窑究竟有多少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有官方记载的大概七十多件,收藏于台北故宫、北京故宫、大英博物馆等世界顶级博物馆。但这个数字是有明确官方记录的,不包含民间收藏,虽然民间收藏的数量微不足道。而且民间肯定有真品存在的,今年10月初香港苏富比就拍出了一件汝窑洗,以2.69亿元港币成交,但买家不知道是谁,但总归是存在于民间的。
汝窑的存世量虽然没有定论,但一定是很稀少,所以也不存在捡漏的情况,完好的汝窑价格都动辄上亿的。汝窑在北宋末年烧制青瓷大概延续了20年,所以造成产品稀有,而且供奉皇家使用,价值连城自然顺理成章。就连后世的很多皇帝都以拥有汝窑为荣。乾隆爷就在汝窑瓷器上题诗,以示珍爱。实践经验是最宝贵的,我学习瓷器多年,在收藏圈里混的久了,也见了许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