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后世的很多皇帝都以拥有汝窑为荣。汝窑的存世量虽然没有定论,但一定是很稀少,所以也不存在捡漏的情况,完好的汝窑价格都动辄上亿的。而现代仿汝瓷的开片都是一出窖泼冷水急降温所形成的,开片线平直生硬。北宋汝瓷都是人工制作瓷器,所做器物都是自然美观,而现代仿汝瓷大部分采用机械化生产,所产器物古板生硬,规范而缺少美观。
北宋汝窑和钧窑PK谁会赢?
所谓“汝窑、钧窑pk”的问题,实际上还是离不开旧有的“宋代五大名窑”这个老观念。以前每个玩宋瓷的人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前辈都会告诉你最好的宋瓷就是“五大名窑”,古人是如何推崇五大名窑,历朝历代又是怎样以收藏五大名窑为荣的,要玩宋瓷就一定要玩五大名窑。但是近年来随着古陶瓷研究的发展和观念更新,人们发现“五大名窑”说法本身就有问题。
比如五大名窑中的哥窑和钧窑够不够宋代都有很多争议。“五大名窑”是不是适合放在一个级别里,而明显比其他窑口的宋瓷高出一个级别?也存在很多不同意见。 如果拿汝窑和钧窑相比较,首先它们可能根本就不是一个时空概念里的东西。 过去所谓的“官钧”到不到宋呢?尽管还有少数几个学术单位比如故宫依旧把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宋钧还定为宋代,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都认同那些带字款的花盆、鼓钉洗之类的过去称为“北宋官钧”的器物是明代早期制作的。
从考古发掘资料来看,最早的钧窑可以追溯到金代,有一些是支钉等高档器物。也有人认为钧窑能到北宋末期,但是,明确纪年墓或者有时间记载的到达北宋时期的钧窑的可靠发掘资料,现在也没有见到。所以,宋代钧窑很有可能也不存在。即使存在,它对宋代文化影响力也是很弱的,在当时属于非主流。 而汝窑,随着八十年代宝丰清凉寺窑址的发掘,已经确认了它的生产年代是北宋,但是,也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官汝”和“民汝”的区别,汝窑里面哪些是民汝,哪些是官汝?另外是不是除了清凉寺就没有汝窑了?这些年新发现的张公巷窑又算什么等等,也值得探讨。
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汝窑和钧窑的所谓“PK”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当然,如果就存世量和市场价值来看,汝窑是要远比钧窑稀少,价值也高很多。比如早在1992年一件直径8厘米的汝窑小盘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会上就以154万美元成交,当时是天价了。而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经34口叫价,以天价2.0786亿港元成交,至今是宋瓷拍卖纪录,相比之下,钧窑就差得多了,到2017年为止,在公开拍卖市场上,还找不到几件过千万的钧窑,更别说过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