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终极是生普还是熟普?
如果你真的爱茶、品茶、研究茶,便不会如此思考,更不会这么提出问题了。先谈一个观念:喝茶根本没有所谓的“终极”之说。之后我们再娓娓道来为好。一、茶既是寻常百姓日常品酌、招待亲友的一个必备品类,又可以是一个寄托某种情感、品味某种意境的载体。无高低贵贱、好坏优劣之差别请不要因为自己懂点儿茶道、了解一些茶文化、喝过几个种类的茶业,就开始对于只知道喝,没有任何讲究、没关注过所谓文化、意境、品茶鉴茶之法的人有任何的不屑。
不要认为自己在这个领域超过了别人。这本身与茶之精神不符的。二、茶文化四大功能中的“包容”要求我们应该做到:你可以喜欢你的茶,我可以喜欢我的茶!第一届世界禅茶大会上,净慧大和尚曾经谈到了中国茶文化四大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单单拿“包容”而言,便是让我们爱茶、喜茶之人不应有分别之心,不应该强制定某个标准,或者非要得出某个结论,非要说喝哪种茶才算是所谓的“终极”!绿、白、黄、青、红、黑,每类茶叶都有其独特之处。
龙井、碧落、白毫银针、贡眉、寿眉、铁观音、大红袍、正山小种、金骏眉、普洱、六堡、茯砖.....又各有其韵味。单单一个铁观音,又有清香、浓香、沉香......一样的普洱,又有生、熟悉之分,更有岁月长短之别。你爱喝什么、我爱喝什么,都没有错,只要喜欢便好。包容、尊重他人的喜好、偏好才是真谛。为什么非要将其聚焦到普洱呢?为什么要去区分生熟呢?一两年的生普,你喝喝试试!还不如弄一块上等的熟普喝起来更顺口、滋味更舒服呢!一样的生普,一两年、两三年、十年、二十年,又会有天壤之别的差异!笼统的说什么生熟?好像有些太......昨日喝了一壶五十年的普洱,不知如何形容喽。
三、别说什么终极!因为,品质差异忒大了!难道弄了一块生普或者熟普,就算终极了?茶叶品质无极限,谁敢去下结论呢?同样一个七子饼,都是357克,有生熟之分,也有一两百到一两万之间巨大的价格差异。品质的差异更是难以形容了。对比:1、200元的一个生饼与800元的熟饼;2、18年的3000元一块的生饼,与300元的熟饼。
请问这两组对比看完后,你有什么感觉?你还会简单的以生熟来判定吗?!四、别把自己搞的太累、太纠结!喜欢、舒服方为真谛!你说茅台、五粮液好喝,可我就爱喝二锅头!咋地!不行啊!我就好这一口!中华再好,我就是抽不惯!我觉着二十来块的利群最合口味,咋地,不行啊!饮茶亦是如此。不要以为非得如何如何才是有品位!——这与茶文化的精神是相悖的。
五、都听说过“茶道”这个概念。道即自然,故莫强求,顺其自然才是道爱茶、喜茶、研究茶,当然很好。但不可将这些东西当成了自己的某种标签,或者有意无意的将其视为自己炫耀的东西。也更别指望找到了所谓的“终极”而强行去喝、品某种茶,以显示自己好像站在了品茶的最高端。这些都是虚无的玩意儿而已。喜欢便好,有志同道合者便好。
即使身边没有志同道合者,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自己喝自己喜欢的茶嘛!出门在外,朋友有啥茶,咱就喝哪种茶,随缘挺好。千万别再外面搞特殊,非得表现出自己认为哪种茶最优文化、哪种茶意境最高、哪种茶才是品茶之人的顶峰......累不累啊,烦不烦啊。六、知茶甚浅,往往容易陷入比较、执着。因此奉劝爱茶的朋友们沉下心深研为好,您越是接触的多、学习的多、研究的深,越能够“近于茶道”当你越深入,内心会越谦卑,越淡然,越能体会各种茶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