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难”并不难理解,问题是孔子为何这样回答子夏,孝的内涵都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孔子为何如此重视孝?孝道教育在历史上有何积极意义?今天,我们如何来面对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教育?这些都是题主问题所能引发出来的思考。
如何理解“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其中“色难”是什么?
题主好,这句话出自《论语 为政 》篇中,子夏问孝,孔子告之“色难”,就是说对父母做到和颜悦色是不容易的,别以为有事情自己干,有好吃的让父母先吃,这就是孝了,要做到和颜悦色,心甘情愿才算得上孝。“色难”并不难理解,问题是孔子为何这样回答子夏,孝的内涵都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孔子为何如此重视孝?孝道教育在历史上有何积极意义?今天,我们如何来面对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教育?这些都是题主问题所能引发出来的思考。
一 孔子对孝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这一章句前面还有三章句,分别是孟懿子、孟武伯、子游问孝,对不同的人的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因人而异。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就是要顺,不顺何谈孝,这也是对所有人而言,因为顺是孝最基本的要求;孟懿子问孝,孔子说:“父母惟其疾是忧”,可能孟懿子不省心,老给父母惹麻烦;子游问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大概子游,能养父母,但失于敬,可能还不如现在人们养宠物;在孝敬父母方面,子夏比子游应该要好一点,只是缺少温润的脸色,所以孔子的话也不那样难听了。孔子各因其才和各自存在的问题来回答他们关于孝的问题,也算是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同时,孔子不同的回答,也说明孝的内涵是丰富的。
在《论语 》的首篇中,与“孝”有关的内容就有五章句,首篇“学而”,主要谈为学的问题,足见孔门中是把“孝”当做为学的重要内容,这是“为人之本。”二 孝的本质孝被看作天经地义的事情,被作为所有德行的基础,“百善孝为先”,孝这个字从子、从老,从字源看,孝就是奉养老人,孝的基本道德要求就是赡养父母,孝的最高要求就是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孝和忠在高层次练成一体,“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孝敬、孝顺。敬顺就是孝的核心,没有内心的敬顺必然会“色难”,只有物质的供养是谈不上孝的。孔子曾说“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孔子要建立一个有序的太平盛世,其操作是从最为基本的孝来运作,让人们都能达到真正的孝,然后推己及人,由家到国,这样就世界大同了。从理论上来看,孔子的设想是很可行的,也很科学,因为孝根植于人的自然属性,在此基础上,对孝提出更高更具体的社会要求,大家都能接受,也愿意去践行。
三 孝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孝道教育被历朝历代的帝王所重视,后世帝王的圣旨也常以“圣朝以孝治天下”开头,孝是忠的根基,自然帝王们极力提倡。元代郭居敬编录了二十四孝的故事,统治阶层大力提倡,民间影响也是极为深广。孝道教育对老百姓家庭和睦和亲情维系非常有价值,对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曾参是二十四孝中的一个,孔子传《孝经》给曾参,曾参也确实能孝其亲。
曾参侍奉父亲曾皙能做到酒肉养其志,就是不但让父亲吃好,还让父亲高兴,他想给谁吃都行,给孙子,给邻居大婶都行,只要他高兴。可曾参的儿子曾元,对曾参只能做到酒肉养其身,酒肉你可以吃,吃不完撤下来,下顿还要用,要想给别人吃,那不行。看看,真正的孝,连曾参的儿子都做不到,这和经济条件是有关系,更和对孝的力行程度有关,因为曾参和曾元的经济情况差不多。
孔门高足子游、子夏在孝道力行上都有不足,一般常人很多做不到儒家所说的孝。历朝历代的大力提倡,和民间对孝的极力认同下,也自然会产生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愚孝。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就大有问题,因为孝敬老娘就要活埋儿子,这不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竟然作为榜样被肯定和传颂。过犹不及,依此事质之孔子,孔子必会唾其面。
当年,子路问孔子人死后有没有知觉,孔子意味深长地说:我说人死后无知,不孝子孙会弃其亲不养;我说人死后有知,孝子贤孙会方生送死。死后有知还是无知,等死后你就知道了。郭巨埋儿这种事情,正是孔子当年所担心的事情。四 孝道教育在今天农耕时代,属于经验型社会,老在一定程度,代表着经验和智慧,也就是说老人有被孝敬的实用价值,当然孝是以自然属性为基础的社会要求,长期的提倡下,孝成为了道德内容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东西,也成为了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今天,孝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上的农耕时代大不相同,过去多子女,现在多独生子女,过去是经验社会,现在是科学普及的时代。现在,知识更新很快,老就意味着从社会生活中淡出,孝只剩下自然属性的一面,和传统习惯的维护了。但老龄化不断严重,竞争激烈,生存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状况,养老和孝的问题成为了新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