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装大米的麻袋都是标准包装,每袋100公斤,麻袋上印有“中粮”、“标一”、“标二”字样,大人们说,这“标一”指符合国家一级标准,“标二”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
官窑瓷器价值千万,如何鉴别真伪?
谢谢邀请!官窑瓷器很多,要看什么朝代的官窑瓷器,本人只粗通北宋官窑器,也收藏、研究、把玩了近30年,怎么识别、断代,可以说有自己的"眼辩"绝学。我的老师就是我的父亲,"眼辩"是父亲的独家语言,眼辩方法也是他把手口授与我,父亲说我悟性很高,有"天眼"助我。宋哲宗时代,约1098年前后就有官窑器形出现(有藏品证据),像清凉寺的王家窑、陈家窑、张家窑等窑口,都在为宋朝(北宋)朝廷烧造贡瓷,一说到清凉寺,不明之人就往汝窑上去靠,实际上清凉寺不仅有汝窑窑口,也有众多民间窑口,有支钉烧制,亦有裹脚烧制。
官窑的铁足就是典型的裹脚烧制表现,裹脚的材料是一种暗红色的矿物粉未,俗称"锰铁粉",通过高温烧制后就变成黑紫色的"铁足"。到宋徽宗崇宁元年开始,约1102年宋徽宗口谕内府太监抽出专职太监管理各窑口的关系或烧制,于是哥、官、汝窑瓷器应用而出。所以崇宁元年是北宋瓷器走向辉煌的开始,亦是许多创新器形或釉色井喷的年代。
(只论官窑,哥窑、汝窑也是官窑口,但今天不聊,以后专题聊一聊)实际上,真真正正成熟的北宋官窑是在宣政年间,即《汴京官窑》款瓷器问世的时间,可以说官窑窑口里打扫卫生的工种,都享受北宋朝廷的高工资待遇。因为汴京官窑瓷器太珍贵了,珍贵得连哥窑与汝窑瓷器也相形见拙,下面我就将汴京官窑瓷器的制作工艺呈于大家,由大家自己去分辩珍贵不珍贵?同时也说明了,北宋官窑瓷器究竟值不值钱?值多少钱的思考?下九图就是汴京官窑的瓷器。
请各位拉近了看,是高清拍摄的,有底款支撑。该瓷器是施了六次面釉,七次复烧,七次"惊釉"后,才是客官看到的冰裂纹现象,这与哥窑与汝窑(御制汝窑器)施一至二次釉相比不能同值而语。要知道在北宋,是一釉抵十胎的说法(《宋瓷轶事》里提到),就是说,施一次面釉相当于做十个同器形的胎体,北宋的釉料是矿物提取物釉料,成本相当昂贵。
宋代没有合成技术,单就玛瑙为釉,要经过人工上n万次的碾磨,才得到"大指正方"的粉未(《宋瓷轶事》描述),对北宋而言,所有釉料既难得,亦难作。冰裂纹与金丝铁线不同,如果形象的比喻,冰裂纹是立体美感,金丝铁线是平面"模特"(专题讨论哥窑,这里略去)。笔者陋见,这两款瓷器都比汝窑瓷器要珍贵。汴京官窑是北宋宋徽宗成立朝廷(专职)窑口的铁证,它较之于朝廷在清凉寺王、张、陈家窑订烧器上,有质的飞跃,因为从他们三家窑口订烧的官窑瓷器,除铁足紫口外,从未发现有"冰裂"瓷器出现。
也就是说,北宋朝廷官窑口,已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或"知识产权"了。什么是冰裂现象?形象的比喻就是6至8层玻璃(钢化),叠加在一起同时破裂,好不好看?状不状观?自己去体会。这就是为什么北宋官窑的釉面比胎厚的原因,有的专家把这一事实误读到哥窑器上,或与南宋龙泉窑扯到一起,简直是在亵渎宋瓷。这样乱下结论之人不宜搞研究。
有大家说过画家都是书法家你怎样看?
这话好像是说反了。应该是有书法家的画家,而不是有画家的书法家。为什么这么说呢?明代诗词名家孙蕡在《题苏明远画竹图》一诗中写道:“苏郎画竹如写帖,珊瑚为枝篆籀叶。寒梢不及三尺长,远势直与青冥接。”再有“难得糊涂”乱石铺街的郑板桥在《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中也写道:“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记得小时候,装大米的麻袋都是标准包装,每袋100公斤,麻袋上印有“中粮”、“标一”、“标二”字样,大人们说,这“标一”指符合国家一级标准,“标二”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生产队入库粮食也是按级储存,按标准包装、销售调拨。那时候,农产品是分级收获、分级包装、分级销售、分级仓储。农业初步实现标准化生产经营。农业生产标准化,必须制订国家生产标准(GB),没有农业生产国家标准,就谈不上标准化生产,农民也无标准可执行。
种子标准、土壤标准,施肥标准、农药使用标准,水杂标准、衣份标准、仓储标准、包装标准、质量标准等等都要重新制订GB执行标准,国家标准要优于国际标准。标准化如何落地?有了国家统一执行标准,必须要有监督、检测单位,执行标准化生产责任应该落实到村委会、村民组,由村委会监督农民标准化生产。收购上由国有粮站统一收购,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按级、按标准收收购,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农产品不准上市交易、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