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学者弗兰克的估算,在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大体如下:当时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总共38000吨。这些白银中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为7000到10000吨。换而言之,就是当时的中国占有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换算成中国的算法就是大概3亿两白银流入了中国。
按理说,这样大批的白银涌入中国,肯定会造成白银的泛滥,使得白银贬值。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白银的价值一直是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波动。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白银在中国,它不仅仅代表着商品,它还担任着货币的角色。在中国,白银、黄铜都是贫矿。由于实物的不足,明朝初年,货币是以纸币的形势流通的。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使用的是宝钞多少多少贯。
这种纸币虽然是官方发行,但是没有贵金属做抵押,当然信用极差。而白银的流入,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随着白银这种具有保值作用的贵金属的普及,它自然而然的起到了货币的作用。也由于这一优势,后来明朝实行“一条鞭”法的时候,就确立了明朝银本位制的地位。白银成为明朝的通用货币。在庞大的明帝国,要用白银去替代那些滥发的宝钞纸币,是一个巨大的数量。
这就需要大批的白银进口。再加上赋税、贸易等方面,就需要更多的白银。这样一来,从国外流入的白银就正好填补了这个巨大的缺口。比如前面那个进口的白银数量,恰恰和当时国家国库税银收入的总和相当。这后面代表着一些深刻的含义。而作为国家的货币,国家就需要以国家机器为后盾,对白银的价格有一个基本的规定。比如在国家的法令里,交的赋税折合的价值也就成为了国家对白银价值的指导价。
《大明风华》太孙结婚二百七十万两银,是不是太多了?那时一年朝廷收入才多少?
在《大明风华》里,皇太孙朱瞻基大婚,花费白银270万两。这个数字即便放到隆庆以后,甚至是放到清朝而言,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不要看很多小说电视剧里,江湖大侠吃个饭都得靡费百两白银,照这个标准算下来,似乎皇太孙结个婚花个几百万两银子不算啥。其实财政问题一直都是明朝最大的症结所在,因为明朝一直都很“穷”。明朝在张居正“一条鞭法”之前,所有的赋税仍然大部分以实物和徭役的形式为主。
根据《中国财政通史》记载,明朝的财政收入主要分为“田赋”、“劳役”、“盐茶矿税”、“关市税”、“屯田”、“纳贡”等。虽然财政收入来源很广泛,但是主要形式并不是白银,连明朝官员发放的工资也都是以粮食、布匹和形如白纸的宝钞为主。在永乐年间,国家重大项目也比较多,自然耗费也十分惊人。当然支撑起朱棣武功的,是永乐初期,长期保持着的3000万石税粮、2000万石的屯粮和2000万匹的丝纱,以及1000万次的人力徭役调配,但这不是白银。
经过“五出漠北、三犁虏庭、六下西洋”还有各种疏浚会通河、开凿清江浦等等一系列工程,到了朱棣晚年的时候,已经面临着财政崩溃的危机。永乐朝的“经济大师”夏元吉为了保障朱棣北伐时的军粮补给运送,对食盐的“开中法”进行了改革,商任替朝廷将粮食运到边境前线,来换取“盐引”。所以按照新剧情中朱高煦提到过,大明一年的岁入是7500万两白银,这个高度整个明朝都未达到过。
别说明朝,清朝所谓“康乾盛世”也没达到过这个高度,一直到清晚期光绪年间才达到这个数值。中国历史上有记录,大婚花费最高的,估计得算是光绪大婚,花费约550万两白银。但并不像大家认为的清朝末年清朝很穷,只是清朝的老百姓比较穷而已,光绪年间财政收入一直保持在8000万两以上,并持续增长,一直到清朝灭亡,甚至达到了3亿两的历史最高纪录。
但那些收入大部分都用于了战争赔款和支付利息,连海关的关长都时候英国人任命的,所以清朝那段有钱的历史并不光荣。其实按照田赋标准,永乐初年财政并不弱。这多亏了朱元璋明初近30年的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积累下来的累累硕果。虽然也是千万级,但是是千万石的粮食,而不是白银。如果真的有那么多白银,炒米认为按照朱棣的性格,给自己宠爱的皇太孙朱瞻基大婚,花个几百万两白银也是非常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