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品质最好的是白毫银针,福鼎白茶的产地有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由于产地有所差异,不同地区的白毫银针也有所区别,福鼎产的为银白色,滋味清鲜,而政和产的为银灰色,滋味鲜爽但弱于福鼎的,其中品质最好的是福鼎太姥山产的。采摘的季节不同,茶的品质也有所不同,福鼎地区在清明节前期采制的银针,外形芽头肥壮,身骨重实,绒毛疏松,色白如银。
而清明节之后采制的银针则外形和芽头都没有节前的好,呈现出干瘪的状态,身骨轻而虚,茸毛也没有那么蓬松,颜色暗沉。由于产地、采制时间等的不同,口感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最好的白茶应该是清明前福鼎太姥山的白银毫银针。那具体要怎么区别呢?可以从外形、色泽、香气、滋味、叶底等方面来判断。上等的清明前白毫银针,芽头肥壮、挺直如针、大小均匀、浑身披白毫、色泽白中透绿、素有“绿妆素裹”之美称,毫香显著高长、汤色清澈黄亮、滋味鲜醇微甜、清爽回甘、叶底嫩匀肥亮。
新茶或以嫩芽为主的白毫银针一般采用冲泡法,而贡寿、老寿眉等,由于牙叶较为粗老,属耐泡型的,可以用煮的,煮出来的茶汤比冲泡的味道更加地道,更加令人惬意。具体煮法:将适量的茶叶和冷的山泉水或纯净水一起放入壶中,大火火煮开,然后用小火慢熬,火可以很小,只要保持壶不会凉掉就可以了,出水就能喝,喜欢喝浓茶的就多煮一会,喜欢淡的就少煮一会,越煮茶汤越甘甜醇和。
老白茶先泡后煮,应该如何控制投茶量?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老白茶先泡后煮,如何控制投茶量?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得根据冲泡次数,来调整投茶量。如果说只是打算冲泡2-3回,然后直接煮茶的话,那么建议不要将盖碗内的茶叶全部投入煮茶壶,而是减少一些投茶量。从盖碗冲泡白茶的风味曲线来说,3-4冲是白茶的茶味巅峰期,而在2-3冲结束冲泡、改为煮茶,意味着此时茶叶依然蕴含着大量物质。
煮茶过程中,这些内含物质会源源不断释放到茶汤里,如果投茶量太多,必然导致内质释放过多,尤其是苦涩味物质的释放量超标,从而泡出一壶浓酽苦涩的茶汤。所以只冲泡2-3冲就改为煮茶的情况下,投茶量不宜过多。正常110ml盖碗应投入5克白茶,可以先将3克投入煮茶壶,而等到2-3壶之后,再将剩下的茶叶投入壶中,这样可以避免茶汤过浓。
如果打算冲泡7-8回,再进行煮茶的话,那么可以将5克干茶全部投入壶中此时大部分蕴含在茶叶表层的物质已经释放到茶汤里了,如果继续用盖碗冲泡,可能需要适当延长坐杯时间,才能将隐藏在深层的物质激发出来。同样的道理,内含物质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如果投入到壶中的茶叶量少,反而会导致内质释放不足,茶汤平淡如白开水。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老白茶适合煮,而新白茶最好不要用煮的方式品饮。在六大茶类中,白擦的工艺最为质朴,以萎凋和烘干为主。工艺简单,让白茶保留下了茶叶的原本风味,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咖啡碱、茶多酚等苦涩味物质并非经历过转化。使用盖碗冲泡新白茶,村姑陈建议用快出水,因为这样才能避免咖啡碱、茶多酚的过量释放,令它们与茶多酚维持在一个平衡内,泡出一杯香清甘活的茶汤。
反观煮茶,新白茶与沸水接触的时间较长,咖啡碱、茶多酚的释放量过多,打破了于茶氨酸之间的平衡,那么茶汤自然会变苦变涩。所以新白茶不建议煮饮。那么老白茶为何能煮呢?这就与白茶的后期陈化有关。白茶的陈化,其实就是物质转化的过程,因为不炒、不揉、不杀青的工艺特性,令白茶内部的酶保持活性。这些酶在后期陈化的过程中,能够与微量氧分子沸水物质转化,将咖啡碱、茶多酚转化为黄酮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