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魏说”的观音托梦,还是“王说”的乾隆赐名,始终都无法改变铁观音起源于福建安溪的事实。闽南乌龙铁观音,至今已经有将近300年的历史了。在近300年的发展历程里,相继推陈出新,不断演变。从最早的铁观音,到后来出现的清香型和浓香型之分,把铁观音分成了两个大类。而随着黄金桂、本山、毛蟹等各个不同品种的发现,更是把铁观音带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有别于六大茶类当中的所有茶品,铁观音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产自秋天的秋茶,就连同属于乌龙茶类的闽北乌龙和广东乌龙,都和它不一样,只有台湾乌龙,与安溪铁观音同出一脉,传承了闽南乌龙茶的这个特点。铁观音秋茶比春茶的回甘更好,生津更加强烈,香气更加醇和、持久。而春茶的口感会比较平淡,茶汤饱满程度不如秋茶。在浓香型铁观音里面,虽然烘焙程度大于清香型铁观音,但是跟闽北乌龙茶相比较,简直就是天差地别了。
浓香型铁观音,以其焙火程度来看,应该是介乎于清香型铁观音和闽北乌龙茶之间,属于中等火候的乌龙茶。闽北乌龙茶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的品种很多,而其中广为人知的品种,主要以武夷大红袍和武夷水仙为代表。在武夷岩茶中的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和水金龟,则被称为武夷岩茶的“四大名枞”。“大红袍”,被称为武夷四大名枞之首,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誉。
传说中“大红袍”的典故,由来已久,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600多年以来,关于大红袍的故事层出不穷。从民国时期的一斤大红袍可以换4000斤大米,再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主席以4两大红袍相赠。大红袍存世以来,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传奇故事。和闽南乌龙茶的轻焙火不同,闽北乌龙茶采用了重焙火的工艺。
应该说焙火工艺,是闽北乌龙茶的灵魂所在。闽北乌龙茶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加工工艺,又有别于闽南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在六大茶类当中,是制作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闽北乌龙茶的历史,要比闽南乌龙茶的历史更加悠久。虽然两种乌龙茶的特性有所不同,但两者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的区别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虽然都属于乌龙茶,但是两者之间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①外观上的区别闽南乌龙茶以铁观音为代表,其外形卷曲、肥壮圆结,整体形状像蜻蜓头或者青蛙腿一样。而乾隆皇帝更是形容其:沉如铁,形似观音,故赐名为铁观音。闽北乌龙茶以大红袍为代表,其外形为条索状。质量好的大红袍,其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陈年的大红袍,则呈现出灰褐色。②颜色上的区别闽南乌龙茶,颜色以翠绿色或者墨绿色为主,有的因茶树品种不同,则呈现出黄绿色。
闽北乌龙茶,颜色以黑褐色或者灰褐色为主,有的则呈现出深褐色,因其焙火程度的不同而不同。③茶汤的不同闽南乌龙茶,茶汤颜色较浅,就算是浓香型的铁观音,颜色也不深。而陈年铁观音,因为存放年限较长,茶汤的颜色会比较接近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的香气,容易显露在空气中,是一种外扬的香气。而高端铁观音的香气,偏偏又若有若无、虚无缥缈、只可意会。
闽北乌龙茶,茶汤颜色较深,呈红褐色。白面红汤,是指闽北乌龙茶在冲泡的时候,盖碗的盖子边缘溢出的茶汤,初看是像水一样的颜色,而盖碗里的茶汤冲泡出来,却是深红透亮的红褐色,近似于红茶。闽北乌龙茶,其茶汤的香气比较内敛,香气溶于水中,茶汤更加厚重,入口的口感,会比闽南乌龙茶让人感觉更加沉稳。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的选择两种茶,虽然都是乌龙茶,但是却千差万别,相去甚远。
爱茶之人,是选择安溪铁观音,还是选择武夷岩茶?却要因人而异。安溪铁观音(在绝大多数茶友的眼里:正味、黄金桂、本山和毛蟹,都是铁观音),其特性更偏向于绿茶。特别是黄金桂和毛蟹,口感和绿茶更为相像。有一些胃寒的茶友,基本上很难接受安溪铁观音,建议选择重焙火的闽北乌龙茶。而另外一些胃热的茶友,则无法接受闽北乌龙茶的火气,建议选择安溪铁观音。
武夷岩茶大红袍,虽然被称之为茶中之王,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接受的茶。安溪铁观音,虽然在某些因素的误导下,近年来倍受打击,却不可否认其在茶界中的江湖地位。以上评论,为茶农老郑的个人见解,虽然未必准确,但也并非虚构。做茶农多年,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能够做出一杯对得起良心的好茶。所以,在老郑的眼里,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好茶难求,八两足矣!认真、执着,追求美食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