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答应借荆州之后,刘备拥有了一块稳固的地盘。而且是一州之地,税收数额庞大,一切的军费开支都不成问题。刘氏政权渐渐得以稳固。夺取益州之后,刘备坐拥二州之地,加之益州国库富足,又发了一笔小洋财,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有钱人。蜀中殷盛丰乐,先主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参考,《三国志·先主传》单从他对关羽、张飞等功臣的赏赐来看,绝对的大手笔。
古代城池防御是怎样演变的?为什么十倍兵力都攻不破一座城池?
古代城池是国之重地,拢聚人口、财富,尤其都城,国之核心,更集中军政、文化。城池多设于水陆要冲,固若金汤,以扼守要塞、军事防御为要务。重兵把守,多由名将负责指挥,十几倍的兵力都很难攻破。那么,古代城池防御设施到底是怎样的?古代攻下一座城池为什么那么难?古代城池之固定防御①早期城墙结构丨城池最早形式只有城墙和城门,笨重木质城门。
此时城市防御结构并没完善。这里解释个误区☞ 影视上常见的城墙,多是青砖砌实,高大、牢固、庄严。尽管有"秦砖汉瓦"之说,但早期城墙多是由泥土夯实筑成。从西周到唐朝都城长安,基本都是这种夯土结构。明朝后,才开始大规模使用青砖筑城垒墙。因此古城墙很多并不是用砖垒筑。②城墙和城门升级丨春秋时,城墙始建城垛。城垛☞ 城墙上的突出结构。
这样可以提升防守安全系数,也方便窥伺外敌动向。城墙设置悬门,平时吊在上面,关闭时由上而下放落。悬门是由辘轳控制,升降结构。《墨经》里对悬门有详细阐述。③城门楼和护城河出现丨战国后期,城墙上开始出现城门楼。城楼,形式上作为城市标志;平时可观察、监控城市来往人流;战时,居高临下远观敌情,随时警戒。没事干,将领休息喝杯茶。
真正意义上最早的护城河☞ 大秦帝国灵渠。围绕城市挖掘一条深达几米的护城濠,河水引注后就是所谓护城河☞"城池中的"池"。城池之间设有起落吊桥。战时一旦拉起吊桥,什么云梯,破城锤,那玩意都不好使。城墙角落开始增建角楼,以加固围墙接合,同时与护城河及城墙构成联合防卫系统。上图突出的矩形墩台就叫"马面"④墩台加强联合防御丨城池防御设施已相对完善。
那么当敌人攻上来时如何有效御敌,也是一个大课题。于是,城墙上每隔150米加设一个突出的矩形墩台,谓之"马面"。其实,大家都在影视见过这种设施,或许没有留意。古代弓箭杀伤不过100米。敌军攻上城墙时,两个临近墩台的守军可相互策应,从两侧联合夹击敌人。临近守军150米的距离往中间射箭,两侧覆盖敌人,而不伤对面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