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知道的是,自西周至今已经几千年历史,在这一地域同样诞生了众多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用习惯上明显带有贬低色彩的犬戎,来形容某一地区,的确没有什么善意。那么,怎么理解犬戎?犬戎在古中国属于外族,但随着历史的演变,早就融入到了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并非去特意贬低犬戎的含义,但这仅是限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游牧民族的认知。
春秋时期,为什么一些国家的君主都称“公”,楚国却称“王”?
春秋时期的确比较乱套,有的国家国君称“公”,有的国君称“王”。但不是题主所说的其他国家都称“公”,唯独楚国称“王”。要分清这个问题,还需要大体了解一下夏商周三代世袭分封制度。相传大禹治水时,在洛阳西洛宁县的洛河中有神龟浮出,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以此治水成功,并且依次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制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
这事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根据九州的远近,大禹确定了五服的制度,以此缴纳赋税和进贡物品。每服五百里,由内而外,亲密关系逐次递减。有的说法是以王城为中心画个正方形,有的说是画个圆形,大体就是这个意思。不管亲疏,地方的负责人都是一方诸侯。到了商朝,演变为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
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事务。商朝末年商纣王时期,号称八百诸侯,分东西南北四镇,每镇各统领二百小诸侯。即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南伯侯鄂崇禹。东伯侯为天下八百诸侯之首,级别相同,但座次在其他三伯侯之前。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开始实行世袭分封制。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族子弟及功臣为列国诸侯,共分五等,分别是:公、侯、伯、子、男。
其余不及五等者成为附庸。据《荀子·儒效》记载,周公“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比如: 宋国---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启。封国地为今睢阳县。 鲁国---姬姓,侯爵。系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功,乃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以辅周室。 齐国---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孙伯益封地,今山东青州府。
晋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姬唐叔虞。封于唐,后改为晋。封国地为今山西平阳府绛县东翼城。燕国---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封国地为今幽州蓟县楚国---芈姓,子爵。系玄帝姬颛顼后裔。封国地为今丹阳南郡枝江。吴国---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长子姬泰伯之后。封国地为今吴郡。许国---姜姓,男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