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实际意义就因人而异了。有人说,我清明以前去买茶,不就是好差了吗?错,还有陈茶。就是去年的茶。新旧茶的区分也是靠经验的。到这里其实还没算茶叶的制作成本。简单说说甘露的传统手工工艺吧。鲜叶收购以后,放到阴凉处通风大概四小时。然后对茶叶进行筛选,保证茶叶的一致性。再以柴火将锅温烧至适中。把茶叶茶叶放锅里用手翻炒。
这叫杀青。就是去掉多余的水分。然后出锅降温,十分钟后再入锅翻炒。顺便用手揉戳。这叫塑形,然后出锅降温。再入锅翻炒揉戳。这叫提毫。一般要反复3遍入锅。每一锅鲜叶不能超过两斤。也就是说这一套动作下来最少一个多小时,能做半斤成品茶。八小时能做4斤茶。这产量?所以大家就不要再期望买到手工茶了。并且,这一套流程,温度的掌握非常关键。
专门有一人时不时的加柴或者撤掉柴火来控制茶的温度。炒茶的人全靠手感来控制茶叶揉搓的力度。是不能戴手套的。锅温高的时候能达到两百多度,如果是新手炒茶,手上全是水泡和灼伤。但凡你看到旅游景点,有人支个锅在手工炒茶,这人又戴着手套。你就知道他只是演员。到这里还没完,再次对茶叶进行筛选,最后是烘培和包装。其实手工茶并不一定比机器制作的好喝,现在机器制作的所有工序都量化。
并且机器制作的卫生情况,比手工制作的好太多了。并且所谓的机器制作也不是纯机器制作,其实是半机械半手工。既保证了产量,也保证了质量。那么如何判别,茶叶的好坏呢?我只简单说说绿茶,比如毛峰,甘露,竹叶青,碧螺春。由于我是用手机回答的问题,所以没有现成的图片,只能简单的口述,请大家原谅。如果直接看干茶的茶型,技术含量比较高,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所以我教大家相对简单的方式。
绿茶,我建议大家还是用玻璃杯。既能喝到茶的清香,也能欣赏茶叶品质。1、看,茶叶泡水后会发胀。看看发展后的茶叶是不是有破损。好的茶叶保证茶的完整性。再看茶到底属于是芽茶,还是一芽一叶,或者是一芽二三叶。在看汤色,看汤色需要一些经验。汤色呈现出淡绿色,叶片呈现出淡淡的黄色,并且汤色清澈。这种应该就是新茶了。
也属于做工比较好的茶叶。但甘露又除外,因为甘露需要提毫。毫,就是茶叶表面像绒毛一样的东西。这需要在揉茶的时候控制好温度力度。所以甘露在冲泡的时候,汤色稍微有些浑浊。2,闻,新茶冲泡的时候有一股浓浓的茶叶清香味。这里要说一说花茶,包括现在的碧潭飘雪。我是不介意大家喝这种茶,因为花香很重。传统工艺需要三次提香,非常繁琐。
所以现在多数是加香精。以茉莉花为例,花期和采茶期不同,基本上没有鲜花和鲜茶的做法,要不是陈茶鲜花,鲜茶陈花。毛峰加花叫花毛峰,甘露加花叫碧潭飘雪。这是将成品茶放入鲜花一起烘培,让干茶吸收鲜花的香气。然后把花去掉,再次加入鲜花与茶一起烘培,如此三次。非常的繁琐,所以现在基本都是加香精。大家还是不要喝这种茶了。
3、品,绿茶多数入口苦涩,回口甘甜。这种口感,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不是我故弄玄虚,实在是才疏学浅表述不出来。明前茶入口苦涩味较淡,回口,甘甜立至。明后的茶叶苦涩味较浓,回口甘甜迟缓。或者基本没有。而发酵过的茶基本没有苦涩味。再说说现在广受大家喜欢的竹叶青,竹叶青冲泡起来,每一片叶子都能在杯中立起来,清香而美观。
非常有品位。广受中青年朋友的喜爱。竹叶青属于现代工艺茶。应该是八、九十年代才发明的。竹叶青不能用传统的手工制作,必须使用机器。所以有人告诉你,我的竹叶青是手工制作的,那就是扯淡。因为手工制作竹叶青塑形是一个难题。根本做不到机器的工艺水平。竹叶青其实就是黄芽减少了发酵的过程。(黄芽属于半发酵茶)竹叶青也分纯芽和一芽一叶。
当然,一芽一叶的竹叶青就便宜了。好的竹叶青在五、六百块左右,我认为合情合理。超出这个价的不能说价格虚高,只能说仁者见仁了。一芽一叶的竹叶青在2-300元左右,算是合理。竹叶青讲究叶宽而肥,针状细长的不好。苦涩味过重的也不好。叶片大小不一的不好,叶片有破碎的也不好。好了,说的太多了,也比较杂乱。喜欢茶的朋友还是多多交流吧,大家相互学习。
淘宝上的白茶谁家的好?
淘宝上的白茶好的有,几个大品牌一般都不会差。中小店铺就有一些以外地茶冒充福鼎白茶的,或是图片介绍与实物不一。建议先去实体店多喝多比较,然后再去淘宝找个信誉好评度高的下单或是先拿样试喝下再酌情购买。有时看到一些卖家的介绍也是佩服他们的勇气,虚标年限,乱标等级,价格虚高。因为对白茶有些了解,所以也讨厌这些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