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在中国,长相和外形甚至生活、语言习惯各异的人们都欣然接受了自己的汉族人身份,而放到欧洲,像同属德意志民族的德国人和奥地利人,除了短暂的第三帝国时代,则一直属于两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呢?这方面,还得感谢秦始皇和孔子两位老人家。体制上,秦始皇搞了郡县制,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集中了军权和财权,开创了盐铁专卖制度等等,这些大一统的举措,影响了后世数千年。
而孔子那一套理念,又特别强调上下级的尊卑观念和“服从性”,成了维护大一的重要理论基础。相比欧洲,一直搞领主制分封制,各领主相对独立,有财权和兵权,国王带着大诸侯,小诸侯又跟着大诸侯,相互之间靠着契约精神维持秩序。中世纪的欧洲,主要是由大小不同的城邦组成,城邦周边多山地、河流,地理环境相对隔绝,加上交通方面的限制,进而衍生出了不同的语言文化。
很明显,地理的破碎性导致了欧洲没有关中河北这样的易于统一的王者之地,核心区的“不连贯性”,导致了即使艰难统一后,也维持不了多久。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地中海就是欧洲各国的主要交通枢纽,连接着不同的城邦。那么,为降低贸易,文化交流的沟通成本,统一的语言——拉丁语应运而生。所以,可以说,现如今欧洲地区的语言文字,几乎都是拉丁语的地方化。
同时由于环地中海工商业文明的发展,契约精神也在这里诞生,成了欧美的一个重要文化背景,并延续至今。在契约精神的背景下,欧洲各民族都有着相对独立的身份认同,即便是语言文化和民族血统比较相近的民族之间,也仅仅属于较为密切的“合伙人”关系而已。这使得欧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各国均势为主,不太具备成为统一国家的基础。
再往后,随着工业文明来临,欧洲各地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开始形成“民族国家”这一理念,所谓的欧洲多民族“大一统”,就更不可能实现了。另外,欧洲较为复杂的宗教环境,也让其很难实现统一。甚至在欧洲的某些地区、某些特定的时代中,人们对宗教的认知可以超越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从中世纪到近代,原本同信一个上帝的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不相容性,曾经引发过多次混战。
发展到现在,这两者之间的恩恩怨怨似乎已经被后人看开了,但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的隔阂,却又越来越深,像巴尔干半岛的前南斯拉夫,在苏联解体后也陆续分崩离析。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与东正教之间的巨大隔阂。即便按血统算,无论是穆斯林还是基督徒,此地的主体民族几乎都属于南—斯拉夫人。最后来张图,大家自行品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