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说日常泡茶时间如何把握。不管以古代而论,绿茶以明前茶为贵,特别赞成,为何?就说明代、清代吧,以浙江为例,产茶区,冬天能下好几十公分的大雪,也无重工业,气候四季分明,江面能结冰不要说远,30年前,能结冰棍,下大雪,如今呢?气候暖化如何?请有智慧的人,好好想想,能一样吗?拿古代一套没错,也因时制宜。
如何精准把握投茶量?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如今市面上有很多泡袋装茶叶,比如5克装的红茶、8克装的岩茶,这些都是按照标准比例打包的,正好对应了110ml的标准盖碗。除开那些为老茶客准备的“加量装”,比如10克装、12克装、15克装等等,大部分泡袋装茶叶都是按照标准比例设计的,本身投茶量就是精确的。
泡茶前将泡袋剪开,倒入盖碗即可。至于散茶,还是推荐用克秤。很多人认为泡茶是一件主观的事情,不应该有所谓的条条框框束缚。但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为什么泡茶要有标准茶水比例?因为人不是机器,无法像克秤要有做到分毫不差地投茶。投入的茶叶过多,茶汤容易泡苦泡涩;投入的过少,又容易泡不出味道。而且换个角度,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几十年的泡茶经验,随手一抓就能接近标准投茶量。
原创问答:真茶君—普文《1》茶叶能泡几次?怎么泡茶?这个问题说白了要看5个主题,1.看什么人泡。2.什么茶来泡。3.用什么茶器。4.看投茶量。5.看用什么水。并非一概而论的问题,有些人认为耐泡度高低不是茶叶好坏的对比项,其实呢,我得说明一次,同一种茶树,在不同时间的采摘同样的程度,耐泡度都有所区别,这是常理,总的而言,春茶的耐泡度要高于其他季节,而春茶中耐泡程度高的茶也并非明前为佳。
不管以古代而论,绿茶以明前茶为贵,特别赞成,为何?就说明代、清代吧,以浙江为例,产茶区,冬天能下好几十公分的大雪,也无重工业,气候四季分明,江面还能结冰 不要说远,30年前,还能结冰棍,下大雪,如今呢?气候暖化如何?请有智慧的人,好好想想,能一样吗?拿古代一套没错,也因时制宜。《2》别说普洱茶几芽几叶,不是好茶,难道单芽一定好茶吗?幸好普洱茶采摘一芽几叶,那些古树得以保存,西湖龙井、安吉白茶、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就是因为单芽为上,所以不断改良品种,不断新品种,不断嫁接,问心自问,真的好吗?转基因大豆,你们不喜欢,转基因西瓜你们不喜欢,转基因茶你们就喜欢吗?很荒缪,把土茶砍了,种新品种茶树,这是在自我欺骗,打药吗?你可以说没有,真的吗?我们春季不打,这是良知,天地有心,天地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