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明朝嘉靖3年(1524年)以前,安化的茶农发明了黑毛茶的初制加工技术。明朝万历23年(1595年)被定为“官茶”后,以“陕引”和“甘引”的形式运销西北。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前后,来安化采购“甘引”的茶行开始将安化黑毛茶运至陕西泾阳,委托当地茶坊加工成“茯砖”茶。1958年以前,茯砖茶的生产主要集中于泾阳。
安化茯砖的研制,开始于1950年中国茶叶公司安化砖茶厂试制茯砖茶。当时,中茶安化砖茶厂从泾阳雇请技工三名,并取泾阳水来安化开始试制,同时由武汉大学生物系赵教授来厂指导,进行近一个月的研究,主要对水热处理,加茶汁、干湿调剂火温等诸工艺的控制,于1953年获得成功,从此,”茯砖“移地筑制的历史得以改学。1958年,黑茶砖机制工艺压制茯砖又获成功,自此结束了几百年手工筑制茯砖的历史。
1958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茶叶局考虑到在泾阳制茶,存在着二次运输,成本偏高等原因,取消了咸阳泾阳茯砖厂,将茯砖加工的任务全部交由湖南省承担.清朝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西商人在安化创制了圆柱形的“百两茶”。清朝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行”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增加原料,改进压制技术,创制了“花卷茶”。
花卷茶每只净重老称1000两(36.25公斤),故称为“千两茶”。湘尖茶开始生产于清朝乾隆时期,当时“西帮”茶商在采购“陕引”时,指导安化当地茶农采摘细嫩芽叶,精细加工,经筛分后制成不同档次的篓装高级安化黑茶产品,其中有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生尖等,其中天尖、贡尖、生尖生产延续至今。1939年5月,安化试制黑砖茶获得成功。
黑砖茶作为安化黑茶的主要品种之一,已经持续生产近80年。1958年以后,白沙溪茶厂为了减轻千两茶加工的劳动强度,开发了机械化生产的砖面四周压有花纹的“花砖茶”。自明清至民国期间,安化一直都是西北市场所畅销的黑茶产品的主要供应地。目前,安化黑茶已经销售到全国各地及港、澳、台地区,并出口到俄罗斯、蒙古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黑茶主要指雅安黑茶,广西六堡茶,安化黑茶,云南熟普茶等。黑茶过去主要是边销茶,是食肉民族的必需品。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很难经常吃到肉类,所以不能喝黑茶。当下物质丰富,人们已不愁吃了,因吃得好,运动少,需品饮大量黑茶来平衡饮食(主要食肉)消费习惯,促进了黑茶销量快速的增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按以下简易方法操作,希望茶友们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