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内的话讲,要学会编故事、讲故事,看来文化都是编出来的,反正中国人数也数不清的历史故事,你讲一千遍就连历史专家们都认为你是对的了。从“6000元一斤的小罐茶”涉嫌征收国人的智商税,到“大师作”的广告涉嫌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自小罐茶问世以来,顶着“茶中贵族”的小罐茶,一直充满了争议。
小罐茶是不是好茶?
小罐茶是典型的希望通过包装和噱头来搏市场的行为,完全是一种营销手段而已。这是当今社会流行的营销思路、理念的体现:卖概念卖文化。其实,这是本末倒置,最终伤害的是品牌本身。曾经听过一次所谓的大师营销课,其中讲到大师是如何包装一款茶叶的。说是大师的台湾朋友找到他,要在大陆推一款茶叶。大师问你这款茶叶价格怎么样?回答加上运费啥的应该比本地茶高。
大师又问这茶叶你是独家经销吗?回答不是,其他有很多人在卖。大师再问你这茶叶的产量大吗?回答非常大。大师还问你营销这款茶叶的费用多吗?回答不多,到不了100万。大师又问了几个事……然后大师说这个茶叶让我来给你营销一下吧:你啊不要卖这个牌子的茶叶,去这个茶叶的主产地,拿出100万的一半买间农舍小院子,种上茶,小院里种不多没事。
你可以编故事,说就这块地上的茶叶最正宗,百年老茶树了,产量不高,限量供应,能喝上的都是有缘人,这样就把价格卖上去了。因为迎合了社会的普遍心理——我喝的这茶你们其他人喝不着。其实还是那个品牌的茶,你这么一包装就不一样了。大师讲到这里又延伸了一下:大家都知道郑成功去过台湾,你啊可以再包装一下。说这个院子啊据当地人考证是郑成功住过的,茶树也是那时候栽下的,郑家后人一直喝这些茶,据说还有(以下省略1000字)……等保健功效。
这样你把这个茶叶就加进去了民族文化的元素,激发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啊,郑成功是民族英雄啊,大家都知道……大师的课讲到这里,满堂的鼓掌声。好了,这种营销就是当前最流行的。用行内的话讲,要学会编故事、讲故事,看来文化都是编出来的,反正中国人数也数不清的历史故事,你讲一千遍就连历史专家们都认为你是对的了。营销人员把精力全用在所谓文化层面上了,为什么不是放在产品本身的提高上。
没有了产品本质的保障,光有这些虚拟的行吗?肯定不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产品倒台的原因,过分注重市场的开发,而忽视了产品本身的品质保证。如果小罐茶的品质真好,不管你包装不包装成小罐,不管你是不是大师制作……人们都会排队来购买。在当前营销故事遍天飞的情况下,你真以为老百姓就那么好糊弄?经验和教训已教会多数老百姓保持冷静了,你还真以为消费者全是一群傻子和疯子?当然,我们不反对营销手段和包装手段,也不反对那些文化内涵深厚的产品讲故事甚至编故事。
小罐茶的茶叶为什么只装4g?
首先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所谓的小罐茶根本就是一个商业噱头。小罐茶广造做的神乎其神,大量使用了煽情手法,还邀请了诸多的所谓制茶专家,其实这当中基本就是普通茶叶人,还有卖茶叶的,距离专家差得远了。那段广告中展现出来的茶叶的细致讲究的焙制方法,让观众看起来,感觉小罐茶更加具有传统的工匠精神。这其实都是一种宣传上的需要,与实际产品关系不大。
小罐茶创造性的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营销方式,类似于饥饿营销,但是却是一种高端的、变相的饥饿营销方式。它并不像通常茶叶那样,几斤几两的普通包装出售,这样就过于平庸,很快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了。所以小罐茶另辟蹊径,采取了豪华小包装的方式。并且每个小罐都制作的十分精致美观,这就是一种吸引消费者关注的方法而已。这就显出本产品高端、稀缺的特点了,能够引起人的购买欲望。
小罐茶,单个的独立包装很精致、小巧,价钱又抬的很高。这样几种简单的方式,就把原本普通的茶叶,变得不普通了。而这中间投入的大笔宣传、广告费用,正好就由那些不明真相,一味追求高端大气的那一部分消费者来买单了。而这部分消费者,真的就是买了小罐茶自己喝吗?并不见得吧。而这,无形中又为小罐茶打开了另一扇神奇的窗口,一扇人际交往的窗口,小罐茶充当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件非常合适的礼尚往来的高端道具。
如何评价小罐茶在茶行业的表现?
作为一个传媒行业的从业者来说,看到小罐茶更多的是关注于它的商业模式。杜国楹的小罐茶2018年卖了20个亿!小罐茶推广它走的是传统媒体路线,2017年央视播出了长达3分钟的小罐茶专题片。那年朋友送来的小罐茶10罐茶叶40克,售价500元,这还是普通装,听说还有更贵的1500元,根据茶叶成本,业内人士简单估算,以零售价来计,利润率应该在90%以上。
从“6000元一斤的小罐茶”涉嫌征收国人的智商税,到“大师作”的广告涉嫌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自小罐茶问世以来,顶着“茶中贵族”的小罐茶,一直充满了争议。小罐茶在传统媒体营销上虽然有优势,但是却十分头疼如何利用新媒体营销方式,去渗透到更多年轻用户心智中,不论如何努力,写出来的文案还是带有浓厚的老年干部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