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呢?尊贤贵义曰恭。总的说来,大凡能有谥号的人,要么是古代帝王,或者是诸侯,有名的大臣,或者是文人隐士,必须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实则,庙号和谥号连读的话,他应该是汉太祖高皇帝,刘恒是汉太宗文皇帝,刘彻是汉世宗武皇帝,汉中宗宣皇帝。
什么是谥号?
什么是谥号呢?人死了以后,对他的一个尊敬的称呼。给您举个例子,苏轼苏东坡谥号文忠,岳飞岳鹏举谥号武穆,岳武穆;诸葛亮谥号忠武。咱摘一个啊解释一下。岳飞这个谥号叫武穆,单有讲儿,武术的武,姓穆的那个穆,穆斯林的穆,“克定祸乱者”叫武,“布德执义者”叫穆,就是说呀,评价岳飞,能平定边关的祸乱,金兵作乱他能给平定了,这个为武,占一个“武”字儿;而且他呢,道德高尚,讲究忠义,占一个“穆”字儿,这么搁在一起,武穆,岳武穆。
谥号的主人,在生前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谥号,更不可能活着的时候有人这么叫他,你看有的那个电视剧里头就说出来啦,岳飞那儿还活着啦,那还生帐呢,来了一位,“嚯!这不是岳武穆岳大帅吗?”嘿嘿,这可就出大笑话啦!能有这事儿?不信您看那《康熙王朝》,斯琴高娃演的的那孝庄,孝庄是谥号,好吗,她自己就这么说,一出来“我孝庄也是修佛之人!”完了,连这编剧带这导演,一对儿棒槌。
这个谥号呢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特有的现象,古代的帝王啊、后妃啊、诸侯啊、大臣等等去世之后,朝廷往往根据他们生平的事迹、行为,道德的品质、综合素质的考量,追加他们一个,含有评价意义的称号,那么这个称号就叫做谥,或者谥号。可以说谥号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整体表现的综合评定。谥号呢,始于周代,秦朝一度废除不用,汉初的时候呢又恢复了,当时呢有专门评定谥号的法令,谥号中每一个字儿,都有自己独特的讲法,咱们刚才说的武穆,就这么回事。
曾经有这么个说法儿,“古之圣王立谥法之意,所以彰善恶,垂劝戒,使一字之褒宠,逾绂fú冕之赐;片言之凌辱,过市朝之刑。”意思就是说,古代的圣王、先王,定出来这个谥号的法令,是分别好坏、分清善恶、惩恶扬善,让人们认清一个事实,在谥号上加一个褒奖,所享受的荣誉要超过给你的高官厚禄;这个谥号上给你一个贬字,这侮辱要比你身体所受的任何刑罚都厉害,因为古代人他要里儿要面儿,视荣誉为生命。
不跟那前两天报道的那个跑公交场站里偷司机盒饭的老太太似的,被发现来还振振有词,“啊,我就不要脸了,你怎么着吧?”哈。这要是给你一个美谥,就让你流传后世,万古流芳;给你个恶谥啊,是千古的罪人。那么谥号呢,分为官谥和私谥两种,官谥呢,是礼官给皇上上奏,由朝廷授予的。私谥呢,是由死者的亲属、门生、同事,大伙儿一块儿凑的,一般来说有私谥的人呐,都是有名的文人隐士。
那么从内容上讲呢,又分美谥、平谥、恶谥三种。文武仁忠这都是美谥,怀呀、灵呀就属于平谥,没什么作为呀也没有大恶,循规蹈矩,但是这得够级别的人啊,没犯什么大错误。像厉呢,厉害的历,纣、炀,这都属于恶谥。你像周厉王,不好,很残暴,太厉害了。总的说来,大凡能有谥号的人,要么是古代帝王,或者是诸侯,有名的大臣,或者是文人隐士,必须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
庙号和谥号有什么区别?
我们是礼仪之邦,讲究盖棺定论。意思是人离开世间之后,一般要给一个评价。简单地说,庙号和谥号都是古时候对死者的一种带有评价性质的称谓。(图为汉武帝谥号)不同的是,庙号古代帝王死后,给他在太庙里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
首先两者的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差别;二是两者的内容不同,庙号是追尊祖宗之号——都是褒扬之词,谥号是评价性的词语——有褒有贬;三是庙号用字很少,一般是一个颂扬性的字加上“祖”或者“宗”字,谥号一般是一个评价性的字加上一个“帝”字。(唐太宗李世民庙号)关于庙号——祖先走了,他的精神和大德还在,后人要记着祖先。
怎么办?得弄一个专门的场所把德行宏广的他们供着,这个场所便是庙。周代以前,天子五庙,中为始祖庙,两边分列父、祖父、曾祖、高祖(称作“四亲”)四庙。到了周,五庙之上又加上了文王、武王二王,出现了七庙。祖祖辈辈往下传,供奉的祖先多了,便要有先后顺序,要有称谓,古人想了个办法,就是给追加一个颂德的名称,庙号就这样产生了。
比如汉高祖、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等等,用字更是非常讲究,高、太、成、仁、英、孝、穆、神、光、思等等。但一般来讲,对取得天下的皇帝用“祖”,治理天下的皇帝用“宗”。(唐高宗李治庙号)关于谥号——评价死去人物功过的文字。评价自然有好坏之分,像文、武、睿、明、景、康、庄、宣、懿扥都是比较好的谥号;像厉、灵、炀都是评价差的谥号;还有表示同情的谥号,比如哀帝、思帝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谥号中的“官谥”(简单地说谥官方评价),还有一种私谥(对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物,其亲戚门生等给予的评价)。对有些皇帝,还有庙号谥号一起用的情况;对有些皇帝既不用庙号也不用谥号;有些皇帝还用的是年号等。庙号追尊和谥号确定的具体情况还十分复杂,这是与当时具体人物的具体情况有关。本答案只好简单地梳理一个线索而已。
年号、庙号、谥号分别是什么?
看历史,有一个让人经常搞混的难题:年号、谥号、庙号,为啥一个皇帝搞那么多名堂?比如,乾隆爷,真名叫弘历,又叫清高宗,或者纯皇帝;朱元璋,又叫洪武帝、明太祖、高皇帝。搞那么复杂干啥?其实,这些很容易区分。年号,是皇帝自己取的,谥号和庙号,都要等皇帝去世之后,别人给他们定。年号——皇帝的个性签名“年号”顾名思义,是皇帝在位时期区别年份用的。
比如,你穿越到了古代,没有人会告诉你现在是公元多少年,西元多少年,只会说,咱们是康熙十年、贞观十五年、开元六年等等。▲唐太宗年号起自汉武帝,在武帝之前的皇帝,虽然也有即位改元的说法(元是开始的意思,改元就是从这位皇帝重新开始纪年),但那时候也只是前元、中元、后元的区别。比如,汉文帝就没有年号,所以史书上只能是“孝文皇帝元年十月庚戌”“后二年”“后六年冬”的写法。
到汉武帝时,开创了年号纪年法,一开始,武帝的年号取的也比较普通,如建元、元光、元朔、元封、太初等,基本都只是表示:我开始了,我又开始了,还是我诶……只是改个年号表示新的开始,就像现代人剪头发,从“头”开始一样,属于纪念意义。领略到年号还可以稍微表达点意思后,武帝也创造了几个,如元狩、元鼎、天汉、太始、征和等,都包含了一定的想法,元狩表示我们要开始打仗了;元鼎据载是当时得到了一个宝鼎,鼎在古代意义重大,如“问鼎中原”,得到鼎就表示得到了上天认可,所以武帝改元元鼎;天汉就是我汉朝是天家;太始,基本是又开始了的意思;征和则表示,不打了不打了……▲汉武帝基本上,年号就像咱们现在的个性签名,改一下,代表自己现阶段的想法和目标。
接下去的汉昭帝始元、元凤、元平,汉宣帝本始、地节、元康,也都比较普通。汉元帝、汉成帝开始,年号就有所意指了,黄龙、竟宁、绥和,都有各自的寓意。西汉时期,帝王习惯于动不动改元重新开始一下,到东汉,曾几一度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如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建武,汉明帝的年号永平,但从汉章帝开始,又开始频繁换签名。
▲汉昭帝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繁多,于是也出现了一堆搞笑年号,如梁武帝的年号为“普通”,你以为这就完事了,不,后面还有“大通”“中大通”,差点没创造出申通、圆通来。北魏孝明帝元诩年号神龟,周静帝宇文阐年号大象,大概,北周皇帝喜欢养动物……这些,都不够出名,到隋朝,最著名的无非是隋炀帝杨广的年号——大业,承载了他多少雄心壮志啊。
而到了唐朝,贞观是最响亮的一个年号。“贞观”一词出自《易经·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思是,天地间所有事情的规律,在于“正”。唐太宗终其一生只以贞观为准则,如果按明清的叫法,他也可以称为贞观帝。唐高宗时,本来也挺安分的,自从武则天来了以后,三天两头撺掇着皇帝换签名,于是,唐高宗竟然有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等十几个年号。
武则天继上后,虽然只当了15年皇帝,也改了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神龙等14个年号,平均每年都要新年新气象一下。▲唐高宗:唐朝以胖为美该不会是从我开始的吧武则天的年号都很直白地表露了她当时的心情,像天授,表示我的皇位是上天授予的,如意就不用解释了,长寿、延载都是年到70古来稀的年纪,表达了我想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愿望。
后面的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则是又一次表示我是上天证明的,我是老天认可的,因为,当时全国各地出土了各种祥瑞的东西骗她老太太高兴……▲武则天一直到明朝,年号才消停了下来,每个皇帝取一个年号,一个就终身享用,比如朱元璋的洪武,朱棣的永乐,后面不配拥有姓名的宣德、正统、景泰、成化、万历、崇祯等等,都是一个年号代表一个皇帝在位,也因此,年号也变成了皇帝的代号,譬如,明成祖你也叫他永乐帝。
清朝沿袭明朝的习惯,都是一定调终身不改,将年号化为了帝号。那么,在完全没有年号概念之前,史书要怎么记述纪年?请参考《春秋》一书:元年春王正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也就是以春夏秋冬四季为记述方法。因此,东周的一个时代直接被命名为春秋,史书也被称为《春秋》。现在流传于世的《春秋》只是孔子述的鲁国春秋,当时诸侯各国记载的历史,其实也叫作“春秋”。
谥号——帝王:你有本事在我生前评价我吗?相比年号的随意,谥号则是有完整的系统,是古人对帝王、诸侯、卿大夫们一生事迹的盖棺评价。所以,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美谥中,“文”字无疑是儒家最推崇的,“武”也肯定是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一个国家里,基本都是“文武”开局,如周朝的周文王和周武王,楚国的楚武王、楚文王等(楚国是自楚武王开始也套用了这套谥号系统,并不是楚武王开国)。
“庄”“宣”“康”“桓”“景”,也各有各值得点赞的范围。▲周武王谥号都是本国臣子对领导的评价,所以,春秋时期的齐襄公,在国际范围内,先灭了邻居纪国,又因为感情纠纷粗手蛮力地杀死了邻居鲁国的鲁桓公,在国内,政令前后不一,搞得最后被杀死的下场,时评可以说很糟糕了,但齐国给他的谥号依然是美谥“襄”字。因为,他对齐国有自己的贡献。
▲齐襄公那么,恶谥有哪些,什么样的君主会得到恶谥?典型的恶谥有:厉、炀、灵、荒、戾、丑。翻翻历史上被这么称呼的人,如晋厉公、卫灵公、汉灵帝、隋炀帝,都是骂名累累。楚国的楚共王,在晋楚争霸的鄢陵之战中打了败仗,临死前再三要求臣子们给自己上谥号为“灵”,围在一旁的臣子们只好勉强答应了,到楚共王死了以后,打算把他就叫“楚灵王”了,其他臣子跑出来反对:“我们老大这么自谦,你就真的好意思给他‘灵’?老大明显是‘恭’字才符合啊。
”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呢?尊贤贵义曰恭。尊事贤人,宠贵义士;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尊贤敬让曰恭。敬有德,让有功;既过能改曰恭。言自知;执事坚固曰恭。守正不移;爱民长弟曰恭。顺长接弟;执礼御宾曰恭。迎待宾也;芘亲之阙曰恭。修德以盖之;尊贤让善曰恭。不专己善,推于人。最后,楚恭(共)王,就变成了他的死后称呼。
幸好如此,否则,他儿子王子围死后就谥不了“灵”,可能要换个更差的了。▲楚共王亲征先秦时期,尽管有些“为尊者讳”的手法,但对确实比较过分的君王,还是会给出恶评,这个做法北宋开始就不让干了,皇帝毕竟是天子,是全天下人的爹妈,哪有为人臣子来批评爹妈的?所以,北宋规定,皇帝死了只许给美谥或平谥。平谥又是哪些?基本上,怀念的,惋惜的,就属于平谥,像怀、悼、哀、闵、思、殇等。
楚怀王、晋悼公、鲁哀公、唐哀帝、汉殇帝,就在这之列。也就是说,宋朝开始,即使这个皇帝比较混蛋,你也只能给他上平谥,不能在评价上骂他一顿,让他自此背着“恶谥”的盖棺定论出现在后世面前。臣子的谥号中,本来也是有美有恶,不过,在春秋这个诸侯大权旁落到卿大夫手中的时代,定谥号的就是各个大族本身,没人会给自己家主上一个恶谥,所以,你能见到的,大部分都是宣、文、武、献、昭等字眼。
而后来的时代,能被朝廷大臣们开会议论上谥号的臣子,基本都是很有贡献、极有面子的人,实在是作恶多端被皇帝厌弃的,都一撸到底踢走了,没必要给谥号,所以,恶谥极少出现。不过,这里面也还是有那么几个人,惹得天子忍不住给他们恶谥,比如何曾,曾被大家议论要上“丑”字为谥号,被晋武帝司马炎否了;三国时期的吴质,是辅佐曹丕上位的人,死后却被谥为“丑”,不过,经过吴质儿子多方努力叫屈,终于被改成了“威”。
到了唐朝,唐肃宗时期的大太监李辅国被实打实地谥为“丑”,唐宣宗时的宰相白敏中,也被谥为了“丑”。搞笑的是,李辅国被追赠为太傅,白敏中被追赠为太尉。两个被皇帝给予了超级哀荣的人,最后谥号却是这样,真是矛盾。▲李辅国话说回来,有了这套谥号法则后,皇后们死了以后,也要冠以夫君的谥号称呼,比如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史称元后,汉平帝的皇后,史称孝平皇后。
这会儿对皇后的谥号尚且只是依着丈夫的来,到了东汉,皇后在丈夫谥号的后面,也可以有自己单独的谥号。比如,汉光武帝的皇后阴丽华,被谥号为烈,称为光烈皇后;汉明帝的皇后马氏,谥号为德,称为“明德皇后”,汉章帝的皇后窦氏同样谥号为“德”,称“章德皇后”。后面的和熹皇后、安思皇后、顺烈皇后、灵思皇后、献穆皇后等也都一样,只要看见皇后谥号,你就可以知道她们是谁的老婆(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个可怜的例外,汉桓帝的皇后梁女莹,谥号为懿献皇后,和夫君毫无关系。
虽然汉桓帝打击梁氏外戚,对梁女莹也没啥感情,但并没有废后,谥号里却剥夺了梁女莹冠以夫谥的权力,悲惨!)。▲王政君皇后这套谥号系统一直延续到清朝,还是拿大猪蹄子乾隆举例。乾隆后面累加的谥号很长,但他原始的谥号是“纯”字,也就是“纯皇帝”,如果按汉朝的称法,不叫年号乾隆,叫谥号,那么他就是“清纯帝”(就像明朝万历皇帝,谥号为显,加起来就是“明显帝”)。
而他的两个有谥号的皇后,一个谥为贤、一个为仪,也就是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孝贤纯皇后谥号说够了,下面再说说庙号。庙号:皇帝的荣誉,谁给我上我保护谁庙号和谥号都是对皇帝死后的称呼,那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简单说,谥号是每个皇帝都有的,而庙号则不一定。庙是帝王死了以后所建立的一个祭祀场地,到了三代或几代以后,这个庙就要被拆除,合并到祖先的太庙里面。
而一个王朝久了,太庙里总会有点挤,祭祀起来也麻烦,于是,子孙就给祖宗里有德行、贡献大的君王上一个庙号,以示德行值得单独拎出来点赞。所以,汉朝的时候,一开始只有汉高帝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刘邦谥号为高,庙号为太祖,《史记》里经常搞混了他的庙号和谥号,于是,汉高祖也成了刘邦的称呼之一。
实则,庙号和谥号连读的话,他应该是汉太祖高皇帝,刘恒是汉太宗文皇帝,刘彻是汉世宗武皇帝,汉中宗宣皇帝。▲汉文帝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凡是庙号,必然有“祖宗”两个字。因为,就是子孙为祖宗搞的。这也是区分庙号谥号的一个方法。在年号没有固定的时代,庙号和谥号是称呼皇帝的方法,汉朝基本是称庙号,如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汉元帝、汉哀帝等等,对,后面连接“帝”字的,前面的都是谥号。
唐朝则开始称庙号,如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唐肃宗等,后面连接“祖宗”二字的,就是庙号。庙号里,祖和宗怎么区分?这就要涉及到周王朝的祭祀方法了。周朝时,姬姓国家都认一个大祖先,就是周文王、周武王和古公亶父他们,他们就是祖。而无论是周文王还是周武王,他们又各自有自己繁衍的后代,开宗成为一个支系的祖先,于是,这又分成了大宗和小宗两个概念。
比如,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在周王朝是周文王的儿子,属于小宗,而在鲁国、蒋国、刑国、茅国、祭国、凡国等这些他的儿子所创立的国家里,却是地地道道的大宗。他们每年祭祀的祖是周文王、周武王,大宗则是周公旦。所以,说到这里大伙儿大概也能理解,祖宗是怎么区分的了。后代帝王庙号基本按这套规则走,第一个开国之君和开国之君的爹,基本都被追庙为祖,后面的则是各种宗,因为,从祖开枝散叶开始,后面各种帝王,相对来说都是大宗而已。
▲周公当然,这其中也有特别有贡献的帝王,会打破这种规则,比如清朝的皇帝,前面努尔哈赤是太祖,再追封了前面几个显祖、景祖、肇祖什么的,后面的皇太极就是太宗。而顺治帝庙号又是世祖,因为,他入关了呀。后面的康熙是圣祖爷,再后面的雍正、乾隆、嘉庆,就都是宗了。北魏的鲜卑皇帝虽然也沿袭汉人的庙号法,但他们相对乱来一点,开国的道武帝拓跋珪是太祖,往上追了几代始祖、高祖和太祖后,后面明元帝是太宗,接着太武帝拓跋焘又是世祖了。
世祖之后,拓跋晃和拓跋濬一个恭宗、一个高宗,以为进入了正常期,结果,拓跋弘开始又是显祖,孝文帝拓跋宏则又是高祖。拓跋宏之后,宣武帝庙号世宗,孝明帝庙号肃宗,嘿,到了文穆帝,又变成肃祖了……总之,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太祖、高祖都出几个了也不脸红。▲拓跋濬总之,有庙号对帝王来说是件体现价值的事,庙号里,祖比宗要牛一点,因为该朝代后来的历代帝王提起规章制度,开口都会说:我们太祖曾经说过什么……太祖立的规矩,是不能改变的!。
皇后谥号与皇帝谥号有什么关联?评定皇后谥号的标准是什么?
阴丽华,历史上第一个有谥号的皇后。说到谥号,想先谈几个中国古代关于称呼的基本概念。谥号:可以理解为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就是后人对前人的评价。一般来说是用几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性的评价。谥号用字有相对较为固定的一个范围。《逸周书*谥法解》里对谥法用字都一一做了列举和解义。庙号:古代的君主去世后会被供奉于庙,所以有一个庙号奉祀时用,庙号也是对君主的一个评价。
庙号起源比较早,早在商代就有了庙号,但并不是每一位商王都有庙号,只有特别有功绩的才有。比如开基立业的太祖商汤;功劳高的高宗武丁。年号: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方式,以皇帝在位时间为标准,汉武帝首创。尊号:如“皇帝”、“太上皇”、“皇后”这类称号就是尊号。上尊号的可以是还在世的,也可以是已经去世的。为在世的帝、后所上的尊号,用美好的字来称呼,又叫作“徽号”。
皇后的谥号:明确知道有皇后的朝代是从汉代开始。汉代皇后有谥号并不普遍。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阴丽华开始有了谥号:光烈皇后。从这个谥号看是从帝谥。汉代之后皇后的谥号与帝谥的联系不大,一直到了宋代才有皇后的谥号从帝谥。元代皇后没有谥号。明清的皇后谥号也都和皇帝的谥号配套。比如明太祖谥号最后一个字“高”,用谥号简称“高皇帝”;马皇后的谥号最后一个字也是“高”,用谥号简称“高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