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分为紫泥、红泥、绿泥和段泥四个大类。2.紫砂陶泥料的特色紫砂陶陶土通常有紫泥、红泥和绿泥。近三十年来,宜兴紫砂又以惊人的速度高速发展,出现了以顾景舟为代表的宜兴紫砂艺术空前繁荣的景象,所以说,宜兴紫砂历史悠久,名家辈出,前两年已经获得了国际地理标识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说是一项文化国粹。
紫砂和段泥有什么区别?
谢谢邀请,欢迎关注【懂茶帝】段泥是紫砂泥料的一种。紫砂泥料分为紫泥、红泥、绿泥和段泥四个大类。紫砂壶泥料的分类,目前还没有官方系统的说法。但小懂的这个分类方法,是目前紫砂业内较为普遍认同的观点。段泥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是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本山绿泥和紫泥都是紫砂的原矿,共生的意义是天然形成,而且两种泥性质一致。
坭兴陶和紫砂比有什么异同?
一、两者的历史与发展现状1.坭兴陶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坭兴陶最早的制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民国九年,在钦州城东的山上出土了一方四尺多高的陶碑,是开元年间宁越郡(今钦州市)第五世刺史宁道务的墓志。这是坭兴陶最早的实证。发展到清朝咸丰时期,坭兴陶产品丰富,之后获得国际大奖,被人们普遍使用和认知。坭兴陶器坚硬、细腻、光滑。
当今发展的刻画装饰,题材多样,技法丰富,尤其在烧制过程中发生的窑变是最大的艺术特色。独特的坭兴陶粘土,烧成打磨以后,幻化出古铜、墨玉和天斑、虎纹等丰富色泽,得到人们的追捧,具有很高的珍藏价值和艺术魅力。2.紫砂陶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宜兴紫砂陶,世界闻名,源远流长。其境内水木丰茂,蕴藏着优质陶土及燃料,外加便利的水陆交通,是从未间断生产的陶瓷产区。
东汉时期,宜兴已成功地烧制出釉陶,发展至宋朝,各地名窑迭出,紫砂名陶在此基础上,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明清时期,紫砂陶器步入兴盛,通过文人和壶艺名匠的通力合作,出现很多茗壶大师。紫砂陶这一民间艺术的奇葩,得到更多的文化滋养,成为了与文学艺术相互结合的高雅艺术。改革开放以后,紫砂陶更是迈出国门,声名海外,宜兴奠定了其中国陶都的地位。
二、泥料的特色1.坭兴陶泥料的特色钦州坭兴陶的陶土遍及钦江两岸,有东泥和西泥之称。东泥,偏白,主要储存在钦江以东地区,是软粘土,含有少量石英砂,在制作工艺当中能够增强陶土的黏度;西泥,偏紫色,多数分散在钦江以西地区,是一种高铁含量的紫泥,表面有少量铁浸,硬粘土,对坯体有较强的支撑力。白泥和紫泥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后,颜色多呈现红褐色、米黄色,泥料细腻,无颗粒感,组织致密、可塑性强。
其资源富足,无添加任何色剂和化工原料,绿色环保。2.紫砂陶泥料的特色紫砂陶陶土通常有紫泥、红泥和绿泥。是杂色粉质粘土,主要分布在宜兴大潮汕、南山、兰山、黄龙山和其它一些地方。其中紫泥,又叫“天青泥”、“红棕泥”,是混合矿土,后来由人工选择挖掘,被称为“泥中泥”,是紫砂壶生产的重要陶土,其藏匿于黄龙山岩底部几百米的地方,呈薄层透镜状,为粉砂质泥块,铁含有量较高。
把紫泥的泥料提炼出来,与其他砂质粘土按比例混合,能搭配出各种颜色的紫砂陶产品。绿泥,被称为“本山绿泥”,也叫作“团泥”、“段泥”。烧成后显梨米黄色,是紫泥矿层中的夹脂泥,数量极少,大的绿泥产品很难烧制,所以绿泥是只用于制造小的产品,或者作为化妆土,用来装饰。红泥,也被叫作“小红泥”、“石黄泥”、“朱泥”。
因为收缩率较大、烧成温度偏低,所以常用来制作小件产品或者为紫泥坯件表层作装饰之用。紫砂陶泥料加工程序规范,配方科学,使得品种较多,泥料的粗、细随着要求而变化,由于泥料含砂,颗粒感强、收缩率小,便于制作且不易开裂。但其难开采,数量逐渐短缺。相比而言,坭兴陶的储量富足,易开采。由于技术和发展的欠缺,泥料品种单一,收缩率较大,易开裂,大大降低了成品率。
近年来,从业者不断借鉴和改良泥料的配比,例如,钦州耀华陶艺公司刻意在泥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熟料,保障大件陶器的制作。钦宝斋陶艺公司也不断尝试,精加工了日用陶的泥料。多家制陶公司正试图在泥料的呈色方面创新突破。三、成型方法1.坭兴陶的成型方法坭兴陶,主要成型方法有手工拉坯、注浆、压坯和模印等方法。注浆成型法能满足批量化大生产的要求,但是,现有技术有限,成品易变型,工艺水平停留在中低档的层次上。
压坯和手工拉坯成型法,制作方便,速度较快,成品率高,是业内广泛采用的方法,尤其是手工拉坯制作的大件花瓶,高达两米有余,工艺精湛,这种独特的工艺水平在中国陶业内首屈一指,是坭兴陶值得炫耀的亮点之一。2.紫砂陶的成型方法紫砂陶传统手工成型方法基本有四种,第一种是“围身筒成型法”,第二种是“打身筒成型法”,第三种是“镶身筒成型法”和第四种“合身筒成型法”,使用最多的的是“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种成型方法。
例如,“打身筒成型法”,是紫砂陶传统工艺里最关键的手法,适合做圆形陶器。“镶身筒成型法”适合做方形的陶器。紫砂陶的成型方法明显区别于坭兴陶拉坯成型,更多是依靠手工打泥片来完成的,同时,借助石膏等模具的辅助,加快了速度并规范了成型的精准性,独特的成型工艺,使其器形,尤其是日用茶具的制作,变化多端、品种丰富,成为紫砂陶的最大特色和优势,是其他产陶区不可超越的。
如果说,紫砂陶是以日用茶具的“小”著称,那么,坭兴陶则是以装饰花瓶的“大”闻名。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坭兴陶的日用陶面临着升级换代,积极借鉴和吸取了紫砂陶的先进工艺。在保持传统手工艺特色的同时,引进了压坯、印模机械或半机械化等的成型方法,提高了效率,加速了陶业的发展。四、装饰的特色1.坭兴陶的装饰坭兴陶主要依靠雕刻装饰,分为线刻、平雕、浮雕等技法。
雕刻是在坯体完全干燥以后进行,有高浮雕、低浮雕、凸浮雕和凹浮雕等技法。雕刻刀主要有斜口刀、圆口刀和平口刀,分大小不同规格。此外,还有镂空、色泥填充、镶嵌、贴塑等装饰技法。装饰的题材多样,涉及人物、花鸟、山水等。此外,书法也是比较流行的题材。目前,坭兴陶装饰中不断注入现代的设计理念,突出和丰富了陶艺的时代气息。
2.紫砂陶的装饰紫砂装饰工艺,已形成线绘、陶刻、绞泥、调砂铺饰、漏花、彩釉、金银丝镶嵌、描金、彩绘等各种不同的装饰工艺,其中,陶刻装饰也是紫砂陶主要装饰形式,在干坯上用钢刀镌刻出各类装饰题材,运用国画的白描、写意等技法,下刀鬼斧神工,形象包罗万千、生动逼真,成就了一大批雕刻名家。值得一提的是,紫砂陶的刻画装饰,不同于坭兴陶,由于紫砂陶泥料含沙粒,雕刻的时候易崩裂,使细节的表现受到限制。
相反,坭兴陶土细腻、无沙粒,使得雕工技法和效果更加写实,雕刻的图案大到山川河流,小到蜂蝶飞虫,它们或薄如蝉翼、或立体浑厚,泥坯如同作画的宣纸,陶刻技法可以完全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如果说紫砂陶的陶刻是以写意擅长,那么,坭兴陶的陶刻则是以写实著称。紫砂陶和坭兴陶的装饰主要依靠手工完成。现今,紫砂陶的装饰发展先行于坭兴陶,在产品批量生产中,普遍采用数码技术、丝网印刷、激光雕刻、印、贴花等现代装饰手法。
五、烧成的特色1.坭兴陶的烧成坭兴陶的烧制目前大部分采用电窑。烧窑时,先按照常理逐渐的升温、排湿,当窑炉温度达到要求(1100℃左右)以后,需保持炉温一段时间,致使炉温上下均匀,便于坯体烧熟。此时,往窑炉内投放木炭、树枝、松香等,产生大量碳离子来改变窑炉的烧成气氛并和炉内的陶器发生化学反应,以此产生窑变体。
坭兴陶最具特色的窑变,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烧成后的陶器经过打磨抛光后,幻化出古铜、墨玉、黑蓝等多种丰富的颜色,其中最典型的是“古铜色”,仿佛金属般的光泽和质感。近年来,柴烧也受到了一些现代陶艺创作者和特殊爱好者的青睐,他们利用老龙窑或临时堆建的土窑尝试烧制天然的坭兴陶“窑变”, 满足个性化的审美需求。
2.紫砂陶的烧成宜兴紫砂陶的烧制,现在普遍采用电窑和推板窑等,多以氧化焰气氛烧成,以电,煤炭和液化气等为燃料。紫砂泥中的氧化铁含量相当高,紫泥的烧结度数达到1150~ 1180 ℃之间,红泥的烧结度数达到1050 ~ 1100 ℃之间,本山绿泥的烧结温度比紫泥高一点,在1180 ~ 1200℃之间。温度的高低会影响陶体的发色,丰富的经验和严格的技术才能烧制出上等的紫砂陶器来。
坭兴陶多烧制窑变,其烧成温度的范围较宽泛,是在还原气氛和渗碳工艺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在保证陶体烧熟的前提下,温度偏低时,窑变易发生,形成红黑相交;温度适中,窑变均匀,即所谓的古铜色。相比紫砂陶的烧成,坭兴陶追求的不是色泽的纯正,而是变化。如果说,紫砂陶的美是纯洁无暇,而坭兴陶的美则是妖娆神秘,二者追求不同的艺术风格。
悠久历史的紫砂陶以丰富的颜色、纯正的色泽、多变的器型以及精湛的工艺在日用陶,尤其是茶具的制作上,独领风骚。坭兴陶则以精细的雕工、独特的窑变在装饰陶的制作上夺人眼目,把茶壶及花瓶陶器的制作工艺推向了极致。它们代表了中国陶器的在不同工艺方面的最高水平。通过坭兴陶与紫砂陶的对比,了解到陶器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技术的传承、发展和经济的推动。
同时,不同材质、制作工艺和地域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陶器的发展方向和艺术风格。二者需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一方面,紫砂陶的先进工艺和坭兴陶充足的陶土资源要结合利用起来;另一方面,在保持和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推陈出新,发展日用陶、装饰陶的同时,开发建筑陶、观赏陶等新产品。保持家庭作坊和个人工作室生产模式的同时,拓宽新的经营模式。
喀左紫砂和宜兴紫砂有什么区别?
宜兴紫砂诞生于北宋,兴盛与明清,繁荣于当代,自从明代洪武皇帝朱元璋废除龙团凤饼茶改用散茶冲泡茶叶,紫砂壶就真正兴盛起来,直到正德年间紫砂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有名有姓的作者者供春就非常出名了,明代后期,士大夫进一步流行收藏紫砂壶,董其昌,陈继儒,沈周,唐寅,李渔,徐渭,陈道复等都与紫砂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清代中期,民间流传着:宫中艳藏大彬壶,海外竟求鸣远碟的美誉。
近三十年来,宜兴紫砂又以惊人的速度高速发展,出现了以顾景舟为代表的宜兴紫砂艺术空前繁荣的景象,所以说,宜兴紫砂历史悠久,名家辈出,前两年已经获得了国际地理标识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说是一项文化国粹。喀左紫砂是近年来发现的近似于宜兴紫砂的原材料,所做出来的壶没有文化根基,没有传统工艺,没有传统审美,基本是在学习宜兴紫砂的发展经验,在造型设计上也没有宜兴大胆创新的精神,总而言之喀左紫砂还是一个当地的新兴产业,从时间上落后于宜兴1000年,本人以为不在同一个平台上,无法相比。
世界上陶瓷原料相近的很多,仅仅只是一个喀左紫砂的名字,喀左紫砂壶一个陶瓷器皿而已,用于泡茶的功能是一样的,要说到文化,喀左紫砂就没有地位了,就像景德镇陶瓷与潮州陶瓷去比一样,景德镇由于历史上有官窑,其陶瓷文化历史要比潮州发达的多,虽然潮州的陶瓷总产值要比景德镇多的多,但是,潮州要想从景德镇抢夺“瓷都”的名字,就非常难,其实,“瓷都”是一种文化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