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茶只倒七分满,是最重要的常识,也是茶席礼仪的代表。茶只倒七分满,最主要考虑的,是客人方不方便喝茶:如果茶倒太满,茶杯太烫,不仅不方便拿起,容易失手打烂茶具;如果茶倒太满,喝茶时茶水容易洒出,让喝茶的人感到尴尬;如果茶倒太满,不便品茶闻香,也不便观赏杯中汤色;如果茶倒太满,让人喝下一大杯,有点为难,失去了慢品的乐趣。
茶汤里为什么会有泡泡?
很多人在喝茶的时候会看到茶汤里有泡泡,开始担心是不是洗涤剂呢,茶叶表示很冤枉。这些泡泡和洗涤剂、农药什么的没一丁点关系,纯属于正常现象。有泡泡出现是因为茶叶里含有茶皂素。这种物质还被视为茶叶的精华所在。古人将茶叶中的泡泡赋予了诗意的想象。那茶皂素是什么东西呢?它其实是一种皂苷,被广泛的应用于洗发产品、沐浴产品中,除了发泡性还兼具消炎镇静杀菌等功效。
茶皂素的抗菌作用也不得不提。研究表明,它有很好的抑制脂肪吸收的功效,更可以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等,化痰止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是不得不说的功能。既然茶皂素有这么多的好处,那我们在饮茶时如何留着它们呢。首先掌握一个原则,淡茶温饮。也就是要注重泡茶时的水和泡茶的时间。如果是绿茶、白茶、黄茶的话,最好水温控制在80摄氏度,以2-3分钟的时间为宜。
其实,用沸水事先洗茶不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这样反而会破坏掉茶叶中的茶皂素,随着洗茶的废水而流失掉。洗茶的过程也应该讲究温度的控制,这样才能很好的保障茶叶的口感,也不至于茶皂素这样的精华物质被损坏掉。洗茶水的温度尤为重要,最好是选择用温开水来洗茶。最后,知力君还要强调一点,茶皂素虽好,但是含量很少,这样的含量是不足以产生抗菌功效的,切记。
给人倒茶时,为什么不能倒太满?“斟茶七分满”有什么说法?
倒茶只倒七分满,是最重要的常识,也是茶席礼仪的代表。为什么只能倒七分满?这个小小的动作里,原来蕴含着大道理。如果把茶倒满,满满的一杯茶,咄咄逼人,让人敬而远之。茶不倒满,就是为了留下一些空白。剩下的三分,是人情,是余地,是分寸。为人处世,把握好分寸,留一点余地给别人。既给了别人空间,也给了自己自由。茶只倒七分满,是对别人的尊重,留下三分人情,让人体会到你的用心,双方其乐融融。
茶只倒七分满,最主要考虑的,是客人方不方便喝茶:如果茶倒太满,茶杯太烫,不仅不方便拿起,还容易失手打烂茶具;如果茶倒太满,喝茶时茶水容易洒出,让喝茶的人感到尴尬;如果茶倒太满,不便品茶闻香,也不便观赏杯中汤色;如果茶倒太满,让人喝下一大杯,有点为难,失去了慢品的乐趣。“新客换茶”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
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暗下逐客令”本地群众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无茶色”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强宾压主,响杯檫盘”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在中国的饮食文化里面,酒与茶是两个很重要的方面。酒讲究豪气。在酒桌上,给人倒酒一定要倒满,否则被视为看不起、不尊敬。茶讲究和气。在茶桌上,给人倒茶一定不能倒满,否则被视为不欢迎、不尊重。
酒要满上,干了,才够诚意,够义气。酒桌上大家觥筹交错,碰杯声此起彼伏,喝酒的人往往称兄道弟。茶不能倒满,倒满了烫手,杯子都拿不起来,令人恼怒。是不欢迎,想赶人走之意。茶不要倒满,留一点点余地,就像人与人之间保持的一点点距离,和和气气。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