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在取水途中,苏东坡玩性大给忘了,过江下了船方才想起来。想着总不能再拐回去江中间打水吧?反正都是这里的水,就让人在江边装了水,运到了东京城,想着能糊弄过去。量他也想不到的,水运到府上,老王都顾不上酒饭招待,先让烧水泡茶。结果刚尝一口,就把小苏骂个狗血喷头,你这是江边的水,拿来糊弄老夫,白糟蹋了皇上恩赐的蒙山茶。
这一对活宝相生相杀的故事有很多,都很精彩,这里按下不表,接着主题。再往上追索,蒙山茶是怎么来的。最早的说法,西汉时期就有了蒙山种植茶叶,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到了唐代已成相当规模。都知道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经济鼎盛时期,那时的大宗出口商品最多的就是茶叶和纺织品,丝绸之路的创建开通就是证明。所以,国家大力支持这些能够出口创汇的产品生产。
在茶叶上,先把蒙山茶纳入贡品,由朝廷直辖,史称贡茶院,又叫仙茶园。皇家加持力自然非常,这里本来是茶文化发祥地,如此一来更是不得了,有身份的人都以得到喝这个茶的机会为荣耀,也引得一帮文人骚客恭逢吟唱,这才找到白居易和蒙山茶的关联。“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白居易在晚年的《琴茶》这首诗里,写到了蒙山茶。
至于蒙山茶与扬子江水如何发生的交集,也是在唐代。一个真正的茶人,可以说是茶祖宗,陆羽,和他的著作《茶经》一起名垂千古。这本书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宝贵财富。里面就有详细的茶与水的关系讲解,但是还没有明确到扬子江水。陆羽之后又过了百年,出了个茶痴,比陆羽更痴迷于茶与水的研究。他不辞万千辛苦,跑遍了祖国江河大川,发誓要找到最好的水,来配这最好的茶。
最终让他找到了,认定扬子江里的一汪泉水泡蒙山茶最好。这个人叫张又新,把他的煎茶体验写成文字《煎茶水记》。看过《白蛇传》都知道有个金山,水漫金山。长江流过的那一段就叫扬子江,江中心一溜三个泉眼,中间一个的水才是“扬子江中水”。这个泉眼叫做“中泠泉”,取水要乘着大船到江中,专用的工具沉到江底泉眼中才可得到泉水,可见这个水多不容易取,要从江水中取得泉水,想想就头皮发紧。
龙虾养殖池塘水为什么会有一层油膜?要怎么处理?
龙虾养殖池塘为什么会有一层油膜?要如何处理?龙虾养殖池塘里面出现油膜可能的几种原因有:一,生活污水进入池塘。那些靠近生活区的池塘很容易被生活污水灌进池塘。生活污水有纸质比较多,上面通常会有一层油膜,进入池塘后油膜也就顺利的在池塘水面铺散开来。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只需要注意将生活污水赌住不让其流进池塘就没事。
已经进入池塘的,如果不是特别多也不需要担心,池塘有自洁能力的。二,池塘有机质过量。这里主要有饵料投喂过多、有机肥过量、水草死亡、藻类死亡等因素引起。因为有机质过量,在有机质分解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氧气不足就会分解不彻底,这时候有机质悬浮颗粒以及一些脂肪等漂浮于水中,这样的水体就会变得黏稠,而且水面还会形成一层油膜。
这也是绝大多数池塘出现油膜的主要原因。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我们需要看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如果是饵料过量就需要降低饵料投喂,并泼洒底改剂进行底改,加快底部有机质的分解。如果是水草死亡的要捞掉死亡的水草,然后进行消毒底改。如果是藻类死亡的,需要抓紧时间换水,并且还需要底改,最后在肥水培藻。第三种就是动物大量死亡腐烂造成。
其实这也是导致有机质过量、分解不彻底的原因之一。第四就是池塘底部的淤泥太多,底部过热表现出来的现象之一。只要水体出现油膜,一般油膜都会聚集在池塘的下风口,这时候油膜里面还会有很多的杂质,比如漂浮的树叶、青草、木枝等,我们可以用网网掉那些比较密集的油膜。然后进行一定换水,并且需要对底部进行底改,可以投放过硫酸氢钾和em菌,这样可以促进底部有机质的分解,解决底部有机质过量或者底部过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