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功的高低是烘焙的温度和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焙火能改变苦、涩味和醇厚度,但不能完全消除,苦涩就体现为厚重。焙火后,随存放时间的延长,火功的高低和滋味都会逐渐改变(退火、醇厚、回青),苦涩味也会改变。茶叶越高级越需文火低温长焙,而低档茶和茶头炉温则可适当高些。实践说明,茶叶的蜜糖香及其他一些香气的形成,常产生于低温长焙过程,低温烘焙还有促进糖的焦化作用,产生麦芽糖的香味。
“若用低温长时烘焙,则茶叶吃不进火。”——因温度太低,只起烘干茶叶的效果,而起不到吃火的作用,烘过的茶叶内没有明显的火功,所以说茶叶吃不进火。简单地按焙火时间把岩茶的火功分为轻火、中火和足火是不确切的。焙火程度的高低要根据茶叶基本特性、销区习惯和消费者的特殊需要来掌握。火候的掌握要注意不同品种、新旧茶不同、不同发酵程度、不同含水量火候轻重程度亦不同,内质越好的茶越耐焙。
武夷岩茶是如何制作的?
茶叶,归根结底是一种食物看食材经过烹饪变成你喜欢的食物是一种美的享受,而对于出色的厨师来说,则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加工食物,加入自己对食材的理解,对火候的把握,从而得到能表达自己的心意的作品在武夷山看了一片叶子,从鲜叶到成茶的制作过程,给我很多感动。武夷岩茶是「工夫茶」的起源,所谓「工夫」,就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武夷岩茶是制作工艺工序最多、技艺要求最高的名茶。
为了便于记忆,武夷山当地茶工编了五句民谣:“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捡梗,九复十筛分”,具体包括近二十道工序1、采摘:武夷岩茶的春茶采摘通常为每年的4月底到5月中旬,采摘时一般要求中开面采,即一芽二到三叶,最多四叶标准的三叶包心2、 倒青(萎凋):为了避免鲜叶热变,采摘的鲜叶需尽快运达茶厂进行倒青(即萎调),目的在于蒸发水分、软化叶片,这是形成岩茶香气滋味的基础在萎凋走水的鲜叶3、 做青(也成为摇青):做青是形成武夷岩茶特殊的色、香、味、韵和“绿叶红镶边”的重要阶段,通过叶缘的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氧化与转化。
整个做青过程需要耗时8—12小时甚至更久,所以做青师傅通常都是需要通宵做茶的,非常辛苦将茶放在水筛里呈螺旋状摇晃,摇后静置,然后再摇,需重复6~8次4、 炒青:炒青(也叫杀青),讲茶叶在锅中翻炒,利用高温破坏茶叶中酶的活性,终止发酵5、 揉捻:揉捻是形成岩茶外形的主要因素,目的是使茶汁溢出,茶叶卷成条索6、初焙:武夷岩茶传统碳焙工艺有“三道火”,初焙、复焙和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