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生火,为了让弟弟妹妹舒服些,再把弟弟妹妹的棉衣拿到锅洞前烘烤,衣服暖和了再让他们起床。其实比起父辈,孩子们在严冬要舒服多了,至少不需要在冰天雪地里干活。有次我问父亲在雪地里干活冷不冷,父亲笑着说:“不冷,还淌汗呢!”在冰天雪地干活确实可以淌汗,我知道一旦淌汗,干活就不能轻易停下来,因为在零下二十度的东北,一旦停下来,汗水很快就会凝结成冰,那是什么滋味呢?我不敢想象。
发自内心地说,当时的父辈们真的伟大。没有经历过挨饿,可能无法理解食物的重要;没有受过冻,可能无法体会什么是温暖;没有在冰天雪地干过活,可能不会知道在办公室吹着暖气敲着键盘是多么幸福!现在好了,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足了,冬天还是那个冬天,依然很寒冷,但人们的生活条件已经大大改善。现在有了羽绒服,有了保暖内衣,有了暖气,外面寒风刺骨,屋内已是四季如春。
都说六七十年代冬天特别冷,到底冷到什么程度?经历过的说说?
我自己是六四年出生的,也经历过那些年月的春夏秋冬。向我们老家的村子,就是一片泥泞的沼泽地,而且我还记着,七十年代我们村刚盖起中小学大院时,学校的路东西就是一片沼泽地,后来,经过村民们的不断填埋,才成了现在村子里的住宅基地。要谈到六七十年代的冷,现在的年青人是跟本想象不到的!当年,我们去学校时,男孩基本上全都戴着狗皮帽子,女孩脖子上围着真正的羊毛大围巾。
向去田地里干活的村民,当年穿老羊皮皮大衣的社员也不在少数,而且,每到冬天,就有从口外来的毛毛匠给村子里需要皮枖的村民们缝制皮枖。向我七十年代戴的皮帽,那是我母亲从口外三姨家带回来的羊皮里外发烧帽子(注,里外发烧帽子是里外全是羊毛,皮板在最里边,是皮板对皮板),同样,当年戴里外发烧帽子的村民也不在少数。
就这种情况,大伙可以闭着眼睛想想,六七十年代到底有多冷?同时,六七十年代的北方地区,每到夏天,阴雨天气也是并不少见,而那时,我们真没见过干旱气候是个什么样子。但是,从我七七年返回内蒙古后,刚上中学那几年还行,到了夏天抢收小麦时,村民们就怕遇上连阴雨气候!而到了冬季,到处全是白茫茫的连片白雪!我上学时穿的是小棉?半大衣,脚下踩的到处是冰雪!并且,半道上我们同学几个还常打雪仗!可是,随后的年份,阴雨天气也是越来越少,冬天的白雪也随着气候的变化离我们远去!现在么,是一个冬天我们也见不上三场大雪天气了!至于原因,我想是个成年人就能猜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