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启说道明朝早期的诗人,不得不提到高启(1336-1373)这个名字。高启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 他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时人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 明初,吴下多诗人,启与杨基、张羽、徐贲称四杰,以配唐王、杨、卢、骆云。
《尧山堂外纪》高季迪《赋得寒山寺送别》云:"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渔村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须记姑苏城外酒,乌啼时候与君违。可惜高启年仅39岁,因文章获罪被腰斩。二、“前七子”之:何景明、李梦阳“前七子”之一,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
明弘治十五年何景明20岁进士及第,他即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政治家。何景明 与 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倡导了明代文学的复古改革运动,其主要主张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号称不读唐以后书。 景明志操耿介,尚节义、鄙荣利、与李梦阳并有国士风。《明史》《长安驿》(明·何景明) 暮雨萧萧云黯然,数家山下起炊烟。
窗闻早雁秋多思,门对寒流夜不眠。远使正持三楚节,旧游曾扣九江船。驿程南去无穷路,来往风尘阅岁年。何景明早前推崇学杜,后来又认为老杜的诗没有韵味,反不如初唐四杰的好。于是和李梦阳的诗歌创作主张发生分歧,两人从此反目。李梦阳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出使云中作》(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日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三、后七子之李攀龙、王世贞上周去济南出差,特意去了趵突泉公园,公园内参观了李攀龙的纪念堂。李攀龙是山东历城(济南)人,字于鳞,号沧溟。 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称“五子”,加上吴国伦、徐中行被称为称“后七子”, 其持论诗不读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读西汉以后人作。
寄许殿卿(明·李攀龙) 漠漠雨如沙,翩翩燕子斜。官贫轻逆旅,乡远重携家。昨夜怀人去,春风抚岁华。独行临御水,问使到梅花。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是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曾 因得罪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东山再起。
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李时珍《本草纲目》成书后无人肯出版。后来找到王世贞帮助写了序言。 王世贞被李时珍所感动,还作诗一首以赠 :李叟维肖直塘树,便睹仙真跨龙去。却出青囊肘后书,似求玄晏先生序。华阳真隐临欲仙,误注本草迟十年。何如但附贤郎舄,羊角横抟上九天。很多年以前去济宁时,见过运河边的太白楼,王世贞曾经写过一首《登太白楼》: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