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统一的标准简化认知,站在客户角度,触达潜在需求,让客户最快最简单地做决策。统一的小罐、统一的重量、统一的品级、统一的大师、统一的价格,小罐茶属于你闭着眼睛就能能买到的好茶。在茶消费的所有环节提炼消费体验,在重量、规格、品级、包装这类认识点上打通认识路径,尽可能消除阻碍:一罐一泡,手不碰茶,氮气保鲜,18牛顿快乐打开。
小罐茶破局的市场逻辑是:将品牌做成品类认知。小罐茶不是卖茶,而是锁定了一个人群,给出了茶的解决方案,让消费者不用管什么茶好、什么茶不好,只要是小罐茶,就能保证是好茶。年轻人买茶送人或自己喝,他不知道什么是好茶,也不知道应该花多少钱。但小罐茶在克数、包装、价格都是统一的,提供了一整套茶的解决方案。小罐茶借助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店面,不断抢占消费者心智,持续灌输小罐茶是茶品类这样的一个认知。
根据年轻群体的特质、消费习惯等针对性推出更炫酷、唯美的产品设计,更亲民的价格,更傻瓜化的泡茶设备,让茶变得更时尚、更年轻,更简单。小罐茶破局的产业逻辑是:上下游一体化发展。从消费端到工业端再到农业端,小罐茶在产业链的布局、渠道的建设、产品的研发跟迭代、营销资源的整合、资本的青睐等等方面,都层层叠加地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一个重线下、重人力、重资本的护城河,即使另外一个强大的团队、强大的资本再进来,也是无法跨越的护城河,对于小罐茶的护城河中,时间成本是任何一个后进团队或财团都无法跨越的槛。
小罐茶的茶叶为什么只装4g?
首先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所谓的小罐茶根本就是一个商业噱头。小罐茶广造做的神乎其神,大量使用了煽情手法,还邀请了诸多的所谓制茶专家,其实这当中基本就是普通茶叶人,还有卖茶叶的,距离专家差得远了。那段广告中展现出来的茶叶的细致讲究的焙制方法,让观众看起来,感觉小罐茶更加具有传统的工匠精神。这其实都是一种宣传上的需要,与实际产品关系不大。
小罐茶创造性的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营销方式,类似于饥饿营销,但是却是一种高端的、变相的饥饿营销方式。它并不像通常茶叶那样,几斤几两的普通包装出售,这样就过于平庸,很快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了。所以小罐茶另辟蹊径,采取了豪华小包装的方式。并且每个小罐都制作的十分精致美观,这就是一种吸引消费者关注的方法而已。这就显出本产品高端、稀缺的特点了,能够引起人的购买欲望。
小罐茶,单个的独立包装很精致、小巧,价钱又抬的很高。这样几种简单的方式,就把原本普通的茶叶,变得不普通了。而这中间投入的大笔宣传、广告费用,正好就由那些不明真相,一味追求高端大气的那一部分消费者来买单了。而这部分消费者,真的就是买了小罐茶自己喝吗?并不见得吧。而这,无形中又为小罐茶打开了另一扇神奇的窗口,一扇人际交往的窗口,小罐茶充当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件非常合适的礼尚往来的高端道具。
“小罐茶,大师做”成为了虚假宣传,向80后征收“智商税”?这家企业会倒闭吗?
这个事情由几个大V发酵后,可谓是风生水起,大家纷纷表示受到侮辱,被征收了“智商税”。2017年小罐茶已经实现盈利,再短短的两年内,营业额已经逼近国内最大的茶企,零售额达到11亿元,而且据企业负责人说小罐茶一再断货,实际营业额应该会更高。有人深扒了小罐茶的企业创始人,竟发现其与“8848手机”的创始人是同一个人,同时经他之手打造的还有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
几乎全是大家家喻户晓的商品。大家可能会觉得惊讶,这个人也太厉害了,从电子产品到健康类产品到通讯手机现在又到茶叶行业,可谓是人中龙凤,什么都精通啊!其实杜国楹真正精通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营销之道。他的创业之路每次都十分类似:产品加工--产品包装--产品营销。而且选择的重心都是最后一个环节投放巨资,在央视轰炸式推广!也就是说,他卖的从来都不是商品,而是品牌。
如果你看中的商品,那么真的不值。80G的小罐茶卖到1000元,那么一斤的价钱就在6250元。我们看到京东上特级大红袍一斤的价格在500元左右、张一元特级茉莉花茶叶价格在1000元左右、八马茶叶的特级铁观音一斤在1200元左右、凤牌特级滇红在1500元左右。按照市面上最贵的价格计算,80G的小罐茶也顶多卖200元,结果豪华的包装、八位大师的加入、广告一轰炸就卖到了1000元。
难怪大家说小罐茶是天价茶!另外,小罐茶还受到诟病的是误导消费者:广告词是“八位大师来自制茶的原产地,传承了正宗的制茶技艺”,而八位大师则是代表不同制茶技艺的传承人。让人似乎觉得小罐茶是八位大师做出来的,至少也得是监工把。但有人算了一下,每位大师全年无休,每天要做220斤茶。真的是太辛苦了!非人力所为啊!而这八位大师真正的身份都是企业家、厂长、院长,各有各的企业,应该没有那么多功夫来监工小罐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