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常不常喝,爱茶者,家里存个黑茶饼是必须的,装饰一下门面,也是应该的。早品种与老品种最大的区别是:发芽的时间与茶叶外观的差异。这才是为什么大多数茶农都愿意种早生品种的根本原因。以龙井为例的对比图有,其实大家也不算是诋毁早品种茶,大家只是比较反感利用早品种浑水摸鱼的不良行为,以龙井茶为例,龙井43相对群体种来说也属于早品种,但大众对龙井43和龙井群体种的接受度都比较高,因为不管是龙井43是群体种都属于龙井茶地理标志保护规定的茶树品种,但大家对乌牛早(嘉茗1号)这个特早生品种就比较反感,因为乌牛早并不属于龙井茶茶树品种范畴,而且乌牛早在全国泛滥成灾,各大名优绿茶都用乌牛早原料的话就会将原有的中国名优绿茶特色减弱,比如说都用乌牛早做龙井茶和碧螺春,那么著名的西湖龙井和洞庭碧螺春就会有同化的风险,这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中国特色茶叶的发展的,尤其是在中国茶叶资源丰富、茶类众多的背景之下,竞争本就激烈,差异化竞争才是合理的,同质化竞争那是个大灾难。
中国六大茶类是什么?
六大茶类,如题。也有提到花茶的,常见的有在绿茶或青茶里搭入茉莉、桂花之类的,归于六大有些牵强。六大茶,皆来自一片神奇的绿叶子,而不是网上流传的疑问“红茶是红茶树上长的么”。茶闹笑话,娱乐一下也无妨,像钱钟书作品里写的,据说茶刚到外国,外国人用壶煮个一二斤,然后把水倒掉,专吃叶子。当然,茶叶真可吃,电视上见过云南的阿姨,身体矫健,赤脚上树,采叶调制,吃得津津有味。
中国讲文化传承,茶文化不例外。不过,书面文化的传承,难能普及到预期,需要一直努力,再努力。普通老百姓,只知道喝茶,记得好不好喝,至于再深入的了解是不大上心和费心。这与个人有无文化,关系不太大,倒是件奇怪的事。也许,不需要,也是一种固有的文化。树种,区域,采摘时间,制作工艺和意愿,再加上需求,大致决定了茶的种类。
绿茶,可谓是独占鳌头。北国与南疆,东海至西域,大传统与小作坊,都可种植和出产绿茶,观色、品滋与回味,喜爱者乐此不疲。对绿茶不感冒的,偶尔也会来上一杯,自呷或待客都可。红茶,据说是储运绿茶过了期的偶然发现,跟豆腐乳有着相似的遭遇。有研究说红茶的有益物质不输绿茶,甚至能暖胃,许多地方于是研制和丰富了红茶种类,连龙井、碧螺春的产地都有了。
青茶,来自闽粤台,铁观音,大红袍,洞顶乌龙,各有特色,喝过不忘。台湾的乌龙茶,大体上按产地高度分等分价,味道都是不错,等祖国统一了,咱百姓多去实地观赏品尝。白茶和黄茶,不知是产量还是啥原因,普及度尚不算高。其味道,也可能惹争议,爱者深爱,不爱者有嫌。想来多是因为他们未去细品罢,有偏见实为正常,就像看人,一眼定论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