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爱茶人大多看不起茉莉花茶?
看不起任何一种茶的人,就不能算是爱茶人。喝茶是件雅事,如果你因为偏爱龙井空灵或普洱的沉香而看不起茉莉的轻盈,基本可以断定你是个俗人。茶,各有千秋,又因为地分南北,茶也就有了地域属性,北方人喜欢茉莉花茶,是那种沁人心脾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浙江喜欢喝绿茶,云南爱普洱,蒙古离不开砖茶,福建只认凤凰单枞,单从口味、香气来判断一种茶的优劣,如同喝咖啡的看不起吃大蒜的,心胸未免狭隘,眼光短浅。
茶叶当然有好坏之分,但这要看产地、茶种、选茶以及制作工艺的高低,而判断某种茶是好是坏很简单:好喝就是好茶。国人多认为茅台好喝,但外国人却认为茅台酒的酱香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异味”,对同一种事物回有不同看法很正常,但根据自己的好恶就否定其他,就有“形而上学”之嫌了。真正爱茶的人不会批评另一种茶的好坏,无论是龙井的豆香还是凤凰单丛的鸭屎香还是茉莉花香,自己喜欢喝的便是好茶。
以前在全国很火爆的“安利”现在怎么消声没有动静了?
你好,谢谢你的问题。其实安利没有消失,只是现在直销公司多了,安利的份额可能少些而已。下面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谈一下本人的观点:1、我是在2002年接触的安利,并且也在里面摸爬了三年。当年真的没有几家大型的、有知名度的直销公司,可以说安利是一家独大。安利的产品也很不错的,好多都是浓缩型的,我当时也是很看好安利的,全身心做起来了,当时大家对于直销认识还有些不足,生活质量和水平尚待提高,做安利期间自己也有一个团队,当然也有成绩和挫折。
2、离开安利主要是安利管理奖惩制度,每个月都要有任务,每个月都要有归零,并且后来人好像不能超越前期的人,这个就有一个给别人打工的感觉。每月领导人都在催着打货,买产品。而自己家里却堆着产品卖不出去。感觉每月都在为领导人做业绩,真的也没有看到希望了,所以越来越累了,下面的人心也慢慢的散了,人心散了人也慢慢的散了,大家也就不再投入热情和希望了。
3、现在的直销公司太多了,大家的选择性也有了很多的空间,当然,大家的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家也不再抵触直销了。这个也是一个机会,可以让大众接受的理由,也是做起来的动力和希望。毕竟销售就是找客源,客户认可了,其他的都好办的多了。现在大家做直销公司的也很多,产品也琳琅满目的。我在去年就曾经购买过一些调理肠胃的营养品,感觉真的不错。
4、现在直销公司的制度越来越好了,毕竟随着社会进步,优胜劣汰的历程,所以,大家也看到了优点和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更加的人性化,让大家都能接受和认可。去年也有三个伙计给我推荐直销公司,我了解了制度,现在的制度的确蛮人性化的。综上所述,可能安利公司只是做了大家的一个参考模板,大家也都参考着来做直销,这也是其他公司犹如春后的春笋的原因。
每种茶都有适合的嫩度,茶叶老、有梗子,是品质不好吗?
我是小茶姑娘,2010年开始习茶。关于明前茶,甚至是绿茶,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茶叶越嫩,品质越好。真的是这样吗?明前茶的品质比较好,是因为茶树经过一个冬天的养分吸收与储存,春天萌发的第一拨芽叶营养物质丰富,制作出的茶叶内含物质比较多,香气和口感都比较好。但是,就算这些地区,在清明之前能达到采摘标准的茶树也比较少,所以明前茶比较的珍贵,市面上也存在有春茶越早越好,芽叶越嫩,质量越好的说法。
但是,就算是绿茶也不完全是茶叶越嫩,质量就越好。因为茶树鲜叶的成熟度不同,鲜叶里的物质成分不同,一般来说鲜叶中第一个对夹叶中的营养物质要多于芽头。太嫩的芽头,做不出口感醇厚的茶叶。比如乌龙茶鲜叶原料的采摘标准是三四叶,有一部分红茶的鲜叶采摘标准是一芽二叶,而黑茶要求是一芽四五叶,甚至是五六叶的采摘标准。
很多名品绿茶,也都不是完全的芽叶制作。比如,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中的西湖龙井和黄山毛峰,就要求鲜叶是一芽二叶的采摘标准;安徽的太平猴魁也要求鲜叶达到一枪两旗的采摘标准,六安瓜片要求鲜叶是对夹叶。茶树鲜叶有一定的生长时间,在生长的过程中,才能积累到丰富的营养成分,再加上精湛的制作工艺,才能做出一杯好茶。每一杯茶都来之不易,珍惜我们手中的每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