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周公营建的是假洛邑?光武帝改洛阳为雒阳,说明原名就是洛阳,难道光武帝穿越到曹魏之后了?关于夏商两代的历史文献 古本《竹书纪年》载:“(夏王朝)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逸周书·度邑》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史记·夏本纪·正义》云:“《商书》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须于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 《尚书注疏·卷七 五子之歌第三》: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於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 《史记·吴起列传》言:“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史记·封禅书》言:“昔三代所居皆在河洛之间”《国语·周语》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论语》:“殷因于夏礼”, 《史记·封禅书》言:“昔三代所居皆在河洛之间”《汉书·地理志》河南偃师条下有班固自己注:“尸乡,殷汤所都”。
韩国以前用汉语,韩国建国后自造了韩语,为什么我国朝鲜族也会?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纠正提问者的一个认识误区,所谓韩语或者朝鲜语并不是二战之后朝韩建国时才创制出来的一种语言文字!朝鲜语确切产生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了,在商末周初商纣王帝辛的叔叔箕子带着家人、部众进入朝鲜半岛时,或许当地土著就已经在使用“朝鲜语”了也未可知。但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朝鲜半岛只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
直到晚清时期,李氏朝鲜的贵族、官员、民众虽然都说着朝鲜语,但官方文字却是汉字,上流社会也都以懂汉字、用汉字为荣,即便是在《训民正音》出现之后也依然如此。清末,日本占领朝鲜半岛之后,这一切才发生了改变……何谓《训民正音》提问者说韩国以前使用汉语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朝鲜半岛很早朝已经出现了自己的语言——朝鲜语,后来因为韩国经济的崛起,朝鲜语有时也被称为“韩语”。
自箕子进入朝鲜半岛开始,朝鲜半岛就一直受到了大中华文化圈深深的影响,虽然朝鲜语很早便已经出现,但却始终没有派生出与之相匹配的文字。直到明初李氏朝鲜王朝建立,朝鲜半岛官方依然使用着中国的汉字。朝鲜语和汉语虽然号称“同根生”,却完全不是一回事。古朝鲜人说着朝鲜语却使用着汉字,这种语言和文字的分离就好比是我们说着汉语的中国人没有汉字可用,日常生活中只能使用英文一样。
无形中,等于是要所有“想识字”的人必须学习一门外语。如此一来,不仅会造成了语言思维与书面表达之间的思维矛盾,而且朝鲜半岛贫穷的老百姓根本无法进入学校学习汉字,直接导致了古代朝鲜文盲率长期居高不下的现实!只有经济条件好的人才能有机会学习和使用汉字,普通老百姓只能沦为文盲。李氏朝鲜世宗李祹即位之后,鉴于本国语言和文字分离、文盲率居高不下的现状,主持创制了一套以朝鲜语语音为蓝本的文字并以《训民正音》的官方书面形式予以了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