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坚决反对的人,大家可能料想不到,居然是秦桧。金国人一看秦桧竟敢公开对抗,便把他和其他反对的大臣都抓了起来。金太宗的弟弟完颜昌觉得秦桧有骨气,便收留了秦桧,并将他一直带在身边。秦桧后来没死,能活着回南宋,也是因为他不怕死而得以免死。这真的是幽默。处分完秦桧后,金国人再次召集宋朝降臣们开会,这一次没人敢反对了,但也没有敢出来背这个锅。
后来有个大臣从金营带回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金国人中意的新皇帝人选张邦昌。金国人之所以选他,可能是觉得这个老头比较好管。怎么看出来的呢?前面说了,张邦昌一进金营就哭,眼睛就没干过。这样的“老实人”好控制。于是,张邦昌被金国人册立为皇帝,国号为“大楚”,都城定在金陵(今南京),但由于南京还没拿下,所以暂时就先在汴梁待着,大楚这个傀儡政权,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PS:张邦昌的“伪楚”与后来刘豫的“伪齐”有很大的不同。“伪齐”是有具体地盘的,大致为现在的河南、山东、关中。而“伪楚”没有具体地盘。张邦昌实际上是个只有名号,没有任何权力的光杆皇帝。张邦昌得知自己被定为大楚皇帝,也是死活不干,他知道这不是小事,是谋大逆、株九族的大罪。他看推不掉,干脆躲了起来,玩儿起了消失。
最后金国人放出狠话来,说张邦昌如果不当皇帝的话,就血洗开封,要把开封城男女老少杀个鸡犬不留。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非常灰色幽默的情景就出现了——宋朝大臣们的都不想背锅,就集体推张邦昌出去背锅;老百姓怕被杀,也把矛头指向了张邦昌,说你不能连累我们,你不当皇帝,我们就全完了,坚决要求张邦昌当这个大汉奸。最后,金国人逼迫,同僚劝进,老百姓为了活命也是呼声高涨,张邦昌就这么被所有人抬到了皇位上,接受了大楚皇帝的册命,接受群臣朝贺。
据史料记载,张邦昌当时想死的心都有,哭哭啼啼地继位,比砍他头都还伤心。张邦昌正式继位后,不敢坐御座,不敢坐北朝南开朝会,他就坐东朝西,表示自己只是临时工,不是真皇帝。并且百官向他行臣子礼仪的时候,他也一定要站起来还礼,再三表示我不是皇帝,咱们是平等的。自己只不过是替大宋皇帝看摊子,将来有朝一日宋室光复了,可以证明他没干过僭越之事,他从来不敢以皇帝自居。
半个多月后,金国留守人员见张邦昌的皇位貌似稳了,大楚王朝也建立了,就也走了。金军一撤走,张邦昌马上就把宋哲宗的废后孟氏请了出来。孟氏是前朝的皇后,因得罪了哲宗而被废,做了女道士,因此就躲过了靖康之变。张邦昌请她出来,让她负责临朝听政,等于是政权交给了孟太后。所以实际上,张邦昌的大楚皇帝只干了一个月左右(33天),后面就是由孟太后负责临朝听政了。
北宋灭亡,赵氏被废,伪楚建立,汴梁发生的这些事,赵构在商丘看得一清二楚(赵构在大名府待了一段时间,觉得不安全,就又跑到了黄河以南的东平府,后来又觉得东平府也不安全,就跑到了商丘),他身边的臣子也一清二楚。金人走后,这些人就给赵构上劝进表,说你现在是神宗皇帝仅存的嫡系子孙了,你必须当皇帝,这是你身为皇子不能推辞的义务。
赵构愿不愿意当这个皇帝,我们现在的人不是赵构肚子里的蛔虫,无从知晓,没法猜测他当时的心情。但他当这个皇帝,说句实在的,跟张邦昌也差不多,完全是被他人推上台的。因为当时大臣公认的皇帝还是宋徽宗和钦宗,赵构在他们眼里,也只是个临时工而已。而就是这种世人的心态,才导致后来赵构很介意别人提迎回徽钦二帝。(这也间接的导致了岳飞之死)赵构想不想当皇帝,这里不讨论了,就说赵构被群臣推举为皇帝之后的事。
赵构推卸不了责任,只能出山。张邦昌一见赵构,马上就把皇位还给了赵构。为此他还写了篇文章,把赵构形容为光武皇刘秀,表明赵构即位完全是顺承天意,是众愿所归。赵构接受了张邦昌送来的玉玺,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即位,改元建炎,至此政归赵氏,南宋建立。赵构做了皇帝后,张邦昌屁颠屁颠的来商丘朝见赵构。两人一见面,张邦昌就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猛磕头,痛哭流涕,说我实在是被迫不得已才做了伪皇帝,死罪死罪。
赵构知道张邦昌想什么,当时碍于新君登基又不能杀他,就伸手搀扶起他,说他功在社稷,如果没有他,开封城就完蛋了。他不仅没有任何错,反而还有大功。事后,赵构不但赦免了张邦昌的罪,还加封他为太宰(相当于正宰相),同时还册封为同安郡王,等于是封了异姓王。不过,赵构从张邦昌手中接过皇位,继承宋室大统,毕竟是名不正言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