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无论什么制度,百姓都没有上进之门,就说那时候的百姓连字都不认识,怎么去当官?文书都看不懂,还不是被那些文书小吏所肆意蒙骗?所以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其实并不是选官制度的问题,而是人的私心作祟,无论什么制度,执行者不能贯彻执行,都是如同虚设。世家把持朝政之后四世三公只是世家把持朝政的一个缩影,从当权者,也就是皇帝而言,自然是想改变这个局面的,有名无实的汉献帝不说,桓帝、灵帝时期,其实也是有过多次举措,比如两次党锢之祸,比如卖官。
两次党锢之祸,不用多讲,虽然宦官集团看似胜利,士人集团短暂受压,但是却动了士族的利益,因此才有了东汉灭亡之祸。同样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汉灵帝卖官,想想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身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官员本来就是随便他任免,可是他竟然将官职明码标价,到底是为何?范书《灵帝纪》:(光和元年)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
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李贤注引《山阳公载记》:时卖官,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其以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于西园立库以贮之。范书《灵帝纪》:是岁(中平四年),卖关内侯,假金印紫绶,传世,入钱五百万。曹操的老爹曹嵩就买了一个太尉的官职,其实这个卖官并不是像有些人臆想的那样,你一个平民百姓,拿出几百万几千万,就可以去买一个官。
它首先还是得走流程,也就是选官,选上了官职,再去交钱,才能上任,这才是卖官的真相,他的对象本来就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候选官员。而灵帝卖官为了啥,从一个将钱存入“西园”,可以联想到西园八校尉,那是汉灵帝组建的一支军队,用以分薄大将军何进的兵权的。而何进身为外戚之首,又是士族所拥护,用来跟宦官打擂台的。可想而知,无论是卖官也好,党锢也罢,其实都是皇帝早已意识到了士族集团的做大,不甘于朝堂被他们垄断,所做的最后抗争而已。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热衷于敛钱的皇帝是谁?是如何敛钱的?
作为皇帝,敛钱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卖官鬻爵。第一位卖官的是秦始皇。公元前243年,国内发生蝗灾,于是秦始皇发布命令,准许老百姓献上一千石粮食,授给爵位一级。最初卖官实际上是卖爵位,只是一种荣誉,不是实职,没有权力,不会造成消极影响,对国家财政有利。卖官鬻爵的现象从未断过。而且逐渐制度化,除了某些特殊情况,都要归国库。
卖官鬻爵最厉害的当属东汉灵帝了。发展到公开卖官,各种官职明码标价,关内侯,假金印紫绶,传世,入钱五百万。三公(司徒、司空、太尉)标价一千万钱。钱都归私人所有,供自己享乐。汉灵帝刘宏卖官鬻爵前后长达12年,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聚敛之狂,奢侈之极,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明朝的万历皇帝为了敛财,想出了一个“奇招”,就是让地方官吏定期向他进贡,还把进贡钱财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
老百姓即使是养一只鸡也要向皇帝缴纳一定的税金。还派宦官到各地征收矿税,就这样仅仅一年搜刮的白银就达90余万两、黄金1575两,此外还有大量的珠宝。得来的钱进入了私人小金库。清朝乾隆皇帝敛财的一个手段就是开辟了议罪银制度,意思就是官员犯了罪可以通过缴纳银两的方式来为自己赎罪,这项制度让官员更加肆无忌惮的为自己敛财,而乾隆皇帝也因此大发横财,都进入内务府供其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