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茶,来自闽粤台,铁观音,大红袍,洞顶乌龙,各有特色,喝过不忘。台湾的乌龙茶,大体上按产地高度分等分价,味道都是不错,等祖国统一了,咱百姓多去实地观赏品尝。白茶和黄茶,不知是产量还是啥原因,普及度尚不算高。其味道,也可能惹争议,爱者深爱,不爱者有嫌。想来多是因为他们未去细品罢,有偏见实为正常,就像看人,一眼定论的太多了。
喜欢黑茶的,大约有两种人,一种有工夫的,一种用于刷油脂的。喝黑茶的工夫,不简单,有条件的要选好茶,再起码要备个煮器,配个实木的桌几,不然好像对不住自己的品位。想刷油脂的,也要有个好身板,不然扛不住常喝。不管常不常喝,爱茶者,家里存个黑茶饼是必须的,装饰一下门面,也是应该的。好茶,不在种类之别,而在自然,品质清纯即够。
茶叶分多少种,怎么样?
茶叶有多少种?先从浅的讲,要识的绿黄白青红黑。再稍微深入一点,去了解一下各个茶类的典型代表,顺带谈下不同的工艺和口感。中国茶类繁多,目前国内学术、商业、大众等各界都共同认可的分类方式是:绿、黄、白、青、红、黑,六大类之外再挂一个“再加工茶类”。六大类分类依据:发酵程度,即茶多酚(茶叶的主要成分)的氧化程度。
(一)绿茶绿茶:未发酵。根据杀青时的工艺分成以下四种。01炒青绿茶:这种工艺的绿茶许多人都认为是最好的,因而大众所知的绿茶名茶大多属这一类,如:龙井,庐山云雾茶,碧螺春。02烘青绿茶:典型——太平猴魁、黄山毛峰(也称“雀舌”)。03晒青绿茶:极其难见。04蒸青绿茶:在日本还流传,比如玉露茶。之所以从不同工艺介绍,是因为每一个经典茶种的工艺是有讲究的,比如龙井,它当然也可以不炒干,也可以选择晒青工艺,但是晒青的龙井香味大减,没有炒干的香气,且龙井所处江浙地区,春季潮湿不宜用晒。
(二)黄茶黄茶:微发酵。与绿茶相似,比绿茶多一道闷黄的工序,具有黄汤黄叶的特点。现在的黄茶生产呈减少趋势。黄茶最有名的,现在仍产的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三)白茶白茶:轻发酵。白茶的制作是所有茶叶中最为自然的,晒青是白茶主要的工艺,由于不沾烟火,白茶得以保持原有的清香口感。在晒青的同时,薄薄摊开于竹匾上的茶叶渐渐萎凋,这也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比较出名的白茶,均出自福建东北部地区,如以下三类。01白毫银针,几乎全是芽头,茶毫披身,通体牙白;02白牡丹,通常一芽一二叶;03寿眉,长的像落叶一样。温馨提示:比较出名的“安吉白茶”虽名带白茶,实则是绿茶。关于口感: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答,有误导读者的嫌疑,在下面指出。“传统白茶……通常来说发酵程度会大于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