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战乱纷纷,尤其以地方军阀割据和农民起义不断,加上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中原地区一直受到了战火的摧残,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而由于当时东吴地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战乱较少,于是自东汉末年就开始了浩浩殇殇的向南大迁移,也是后来历史上著名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开端。南京的起势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在偏安的时代中,金陵或者叫南京,就成为了重要的割据势力必争之地,它背靠长江天堑,真有虎踞龙盘之钟山,在偏安的雄主统治者眼中,这是图谋天下的气象。
公元208年,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孙吴,经过当时的秣陵,赞叹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公元212年,孙权定都秣陵,改名为建业,以此表示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这次南京开启了大建设的步伐,为整个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始引领整个长江流域,甚至是整个东南地区的发展。三国归晋之后,西晋太康年间,当时的统治者认为,国家一统,此地名叫建业,有不服王化之嫌,颇不合适,于是在太康三年,将南京改名为建邺,一字之差,顺利降级,邺城河南古地名,也是司马家发迹的地方,以建邺为名,有压制南京王气的意思。
东晋时期,又从大一统王朝缩小到江南地区,依靠长江天险,形成了一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就是在此,定都南京,改建邺为建康,这是为了避当时皇帝司马邺的讳。此后南朝宋齐梁陈皆以此为都,加上东晋和东吴,一共6朝,所以南京也叫六朝古都,这就是来历。后来南朝的4代都以此地为建康,从公元317年一直到公元589年,长达200多年的时间,一直都叫建康。
在割据与一统之间坐过山车来到隋唐时期,隋炀帝将南朝陈灭了之后,为了防止有人以此图谋复国,便降建康为蒋州,在此设立丹阳郡。隋唐时期,因为又是大一统王朝,国都则在长安洛阳这种中原腹地,所以不受重视的南京,再次有些沉沦,名字也被改来改去。唐朝的时候,丹阳郡被唐高宗改名为扬州,江宁县被改名为归化县,然后没过几年扬州又改名为蒋州,次年又改回扬州,后来江宁县也被改名为上元县,后来唐肃宗时期,称江宁县为江宁郡,再次改名为升州……幸好当时没有身份证,否则地名改来改去,就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了……若果写了一封信到南京……此信寄往归化或江宁或上元或升州……时间又来到了分裂时期的五代十国,这时候南京又显示出它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被当时的吴国升格为金陵府,南唐时期这里再次改名为江宁府,并设为南唐的国都,在乱世的时候,偏安一隅的王朝,总是喜欢将南京上升为它最光辉耀眼的名字……北宋统一之后,大一统时代的南京再次如历代一样,又被降级,降江宁府为升州,总之是不许叫金陵。
那后来的南宋,然南京又开始发力,被称作当时的东都建康。到元朝的时候,此地基本没什么变化,又改名为叫健康路。南京高光时刻明朝时,南京来到他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朱元璋打破了南京只能是割据王朝首都的这个魔咒,顺利一统天下,并且成功的南京这个概念首次提出来,在此地定都,南京这是第一次成为大一统王朝的京都。不过南京似乎天生就不是当大一统王朝首都的命,朱元璋死了没多少年,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然后夺得了侄子朱允文的天下,把南京称之为留都,又把首都定到北京去了。
最后清朝入主中原,改南京为江南省首府,名叫江宁,像江宁这个名字,也挺好听的,颇有人文气息和韵味感。到了太平天国,攻陷南京,改名为天京,然后到了太平天国灭亡又被改为江宁,中华民国成立这里又改名为南京,定都,再后来就没变过了……事实上南京,多年来名字的变化与他的政治地位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在大一统时代的时候,南京的天险也就失去了它的政治意义,所以就很容易被降级;一旦到了割据时代,长江的天险就会成为重要的王朝屏障,南京的位置便陡然的提升上来,这也是南京之所以常常在割据时代下被王朝当作一个首都的重要原因;所以南京地名变化更是上千年,中国分分合合,大一统或分裂割据时代变化的一个重要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