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这里投入的成本会比普通的棋牌室大点,但现在某宝上和某多多,只有我们想不到的产品,很少有买不到的产品,且价格也较低);4、可以设个最低包厢消费,根据不同的消费,送不同的茶点。5、偶尔搞点小活动:设些象棋、围棋、扑克牌的残局,让客人参与破局,赢取奖励(奖励可以是有特色的棋、或牌或给小孩的玩具)三、最后棋牌室不要只局限于传统的棋、牌,关注下时下流行的三国杀之类的桌游!任何创业模式都有可以套用的基本方式,只是在这里面去灌入经营者和投资者的想法,将他转变成自己独有模式。
现在一些老板都有私人茶室,你有了吗?
我是文子心语,路过看到这个问题,过来凑个热闹。这辈子与老板无缘,这辈子也许都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茶室。没有自己的茶室,不等于不喜欢喝茶。茶,可能和每个人都会有所交集。犹如吃饭穿衣,茶,也是人生中离不开的东西。茶,是一种饮品,身体的需要。茶,是一种文化,相关于礼仪。饮茶,是一种求静,情绪的沉淀;饮茶,是一种形式,交流中的道具。
茶,不是一下子就爱上的,至少对我来说。记得小时候,人人的家里都很穷,放学回家了,干家务活儿干累了,在外面玩疯了,进门有开水就喝几口,如果没有,就拿上水勺到水缸里勺上大半勺,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个够。茶,是什么?不知道!记得小时候家里倒有一把造型很独特的茶壶,爸爸说是宜兴紫砂壶,提把是铜的。爸爸说这壶是爷爷用过的老壶,就是壶里不放茶叶,也能喝出茶水的味道。
我偷偷地喝过一次壶里水,除了比缸里的水热乎,喝不出什么味道。第一次喝茶是春节,家里要来客人。爸爸把那把宜兴紫砂壶擦了又擦,然后往里面放了一小把茶叶。爸爸去送客,我偷偷喝了爸爸杯子里剩下的一点黄颜色的水。这茶水比凉水有点苦,但有味道,好喝。真正喜欢喝茶是上班以后。那时喝茶的杯具是个大罐头瓶,外面套个图案各异的编织塑料丝套子。
端着不烫手,一上午一杯茶足够。有一年到无锡开会,报社同行送我一个宜兴紫砂壶,小小的,六角形,让我爱不释手。到办公室泡一壶茶,编稿看累了,喝几口;写文卡壳了,喝几口;来了好句子,再端起小壶喝……才发现壶里没水了。对于茶叶不太懂,也不很讲究。手边有啥茶就喝啥茶。但茶的好坏还是多多少少能分出来的。没退休前曾经在省级电台做过几年客座主持人,有一位本土的听众久而久之成了朋友。
她是经营茶叶的,送了我两小盒上好的茉莉花茶。小壶里一泡,喝时先揭开壶盖闻闻茶的味道,随着热气的升腾,一股茶与花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后来也喝过苿莉花茶,却再无那般感受。有一年去九寨沟旅游,归来时在陇南文县住了一晚,当地的画友送来一包本土产的龙井,叶小色翠,看着诱人。在招待所的玻璃杯里一泡,竟被那透明的水杯中的茶叶惊到了:热水缓缓倒入,杯底之茶竟在水中嬉戏起舞,有的叶升腾,有的叶潜伏,有的叶自我陶醉,独自在水中打转转……回家之后买了一个高脚玻璃杯,专泡龙井。
有一段时间,爱上了铁观音,主要是那套从景德镇带回的壶。朋友偶到家中闲聊,围坐在茶台。放几勺上好的铁观音,慢泡慢饮,有说有笑。当时正和几个文友写一部儿童文学的剧本,其中重要的章节便是在铁观音的滋润下完成的。我最爱喝的是西北人爱喝的三炮台。碗中不只有茶,还有红枣、枸杞、桂圆、冰糖。端起茶碗,掀开碗盖,杯中之水黄中有绿,杯中之物红绿相衬。
看着碗中飘渺缭绕的热气,闻一闻,吹一吹,刮一刮,呷一小口,慢慢咽下:舒坦!其实,喝茶不在环境的好坏,茶的贵贱,而是难得的那一份喝茶的心境,难得的是那一段宁静的时光,难得的与你一起分享茶香的知己。你有你的茶室,我有我的茶座。那怕在案旁、在阳台、在床前……有茶可品、有书可观、有曲可听、有人相伴,足矣!我是文子心语。
每次走到茶楼门口,往里面看几乎没有看到客人,为什么他们还在苦苦支撑,以什么为盈利?
这个问题我曾经注意过,很多茶楼在马路边上的好位置,装饰古香古色,茶楼是不是干别的用途了?因为我每次走到茶楼门口,往里面看几乎没有看到客人,很多人认为他们是苦苦支撑着,以什么为盈利? 后来我打听一些朋友才知道,有些茶楼不是真喝茶的。市中心的某个茶楼我曾经去过一次,里面基本都是小隔间,里面有茶艺师表演,大家磕着瓜子吃着茶点,做着几个亿的生意,有一句俗话,南方人喝茶是有原因的,南方人喝茶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穷, 聊的是怎么做生意,这一壶茶啊,要三百多还是便宜的。
相当于租用了一个小型会议室,几个人再里面聊着大生意。还有一些茶楼呢,里面喝茶是次要的,主要茶楼是带着文艺演出的小剧场,可以听相声评书大鼓等演艺节目,北京天津好像很多这样场地,比如说沈阳鼎泰茶社是一家老字号曲艺社团。传统折子戏和现代京剧选段都能听得到,白天没有人,晚上里面听曲品茶,就是赚个门票钱。再有就是借着茶楼的地方,买茶叶买茶具,宣传品牌,大家前来品鉴为主,因为茶叶生意还是非常不错的,往往开张就能吃个把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