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主题要单一,明显,这样才能突出表现自己的某种茶道精神。3、摆饰不求多茶席除了泡茶、品茗的基本功能外,它的装饰品,例如茶宠、茶花,都只是衬托,不需要摆放太多,免得忽略茶的重点,而且茶席也会显得杂乱。在设计茶席时,记住最主要的原则就是“以茶为主”,不要让太多因素喧宾夺主就好。以上内容由懂茶帝(公众号:hcyd321)提供,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
请问如何理解茶艺中的插花?
茶道,花艺,香道,书法字画其实是一个体系。相辅相成,又各具特色。茶空间美学里,我们会讲究意境美。那么装饰的物件自然必不可少。茶席之上,摆上一束精心搭配的插画,岂不怡然自得。当然,茶艺中搭配的插画,与我们日常的花束不太一样。茶艺中的插画讲究意境美,简单又不失美感。点到为止的寓意。什么样的主题,搭配什么花,这也是花语的秘密,无言中都在表达着主人的用心和在意。
在茶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会学习到花艺的课程,提高我们的审美,老师也会教我们如何插画才能凸显出层次美感,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绿植花草,甚至是枯枝落叶?我们都可以当做素材,只要我们能把他们搭配出美的享受。美学,有时候是相通的,色彩的搭配,式样的搭配等等,我们都可以通过学习尝试去提高自己的审美,懂得什么是意境美,什么是大众美,什么是高级美。
花艺和茶艺给人们带来什么?有不一样的感受吗?
“茶是茶席的眼睛,代表茶人的个性。在建筑里,花是一个点缀。中国的插花艺术应该多一些人文哲学的思考,这样会更意义。”——王国忠人文花道不需要非常多繁复名贵的花材,常常是三两枝寓意深远又应时节的花,就能体现简约纯净的美感,淡雅幽微的气象,唤醒气脉中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对潜回内心体验生命境界的向往。一盆人文插花,不论放置在几案上还是茶席中,往往能以小见大,以平和喜悦代替外在纷争,以细腻代替随意。
与西式插花讲究对称、面面俱到不同的是,东方的插花艺术不拘泥于形式,更注重自然美。如果说,古代文人的插花仅仅是一种点缀,那么基于东方插花艺术之上的人文花道,就是心与花的对话了。器之为用,原为生活物品,有日用与礼器之分,后才渐为赏玩与插花。中国传统插花最注重的是意,其次是型,最后才是色。插花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修炼自我的过程。
所谓花道,茶道应是殊途同归的。要想插好中国插花,内心的平静,深厚的文化底蕴,文人情怀以及传统审美必不可少,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悟,模糊了又清晰,清晰了又模糊,人就变得平和而宁静,只要内心安静,你就拥有一切可能。茶席插花常采用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作品强调其自然美、线条美和意境美,讲究非对称性,明快、小巧,一角式,充满闲静的禅意。
花材选择上常选用松、竹、梅、腊梅、银柳、桃花、南天竹、红叶、菊花、百合、荷花、紫藤等传统花材和枯枝、根材、藤条等。多选用木本花材,少选用娇嫩的草本花材,以延长使用期。那么茶席上的插花有什么要求呢呢?以少胜多:茶席插花花不求繁多,只插一两枝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并追求线条,构图的美和变化,以达到朴素大方、清雅绝俗的艺术效果。
花小而雅:选择花小而不艳,香清而淡雅的花材,最好是含苞待放或花蕾初绽的花,花朵不要繁多,也可以选用干花花材或者人造花材。太艳、太丽、太喧、太浓之花皆不适合入茶席,因为会夺茶之真味,唐代李商隐在《杂纂》就认为“对花吃茶杀风景”,然而明代曹臣在《舌华录》中则说“花令人韵”,韵是一种极具艺术化的气质之美,他认为花在茶席中能起到不凡的效果。
现在的茶师也亦喜欢在自己的茶席中配上一品素雅小插花。避免浓艳:在花材特性上为和茶室环境相协调,注意选择东方风格的花材,尽量少用西洋风格花材(如葱花、郁金香、红黄色月季)。一般较少选用色彩过於华丽的花材(如红掌、红月季),避免选用有浓重气味花材(如香水百合、夜来香)和有毒花材(如变叶木、虎刺梅、夹竹桃等)。
紧扣主题:根据茶会主题选择花材,如告别会选用勿忘我,新年会选用松竹梅。选择季节感强的花材,例如春天——桃,夏天——荷,秋天——菊花、红叶,冬天——梅、山茶。呼应茶名:从茶名和花名的呼应关系而言,冲泡东方美人时可选择虞美人,但用美人蕉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冲泡竹叶青时可用文竹作为花材,但用龟背竹或富贵竹便会大相径庭;而冲泡铁罗汉时则可选用罗汉松。
符合茶性:茶席中花材的选择和造型最好符合所冲泡的茶叶种类等。譬如在冲泡武夷岩茶时,可以选择偶有小型花朵的一截枯枝老干;在冲泡绿茶时,应该选择春日淡雅的小花或者无花只是新绿的枝叶。强调茶形:除了茶性上的考虑外,还应该从更多的角度考虑插花与茶席的关系。比如从茶叶的揉捻形态和花材形态的关系上,碧螺春的卷曲状可以用藤条来强调;龙井叶型的凛冽可以用入剑片状的叶片来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