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对烟酒不讲究,对茶叶可能讲究一点。800元/斤左右的茶叶我是舍得花钱购买的,也消费得起,但在农村人言可畏,我怕乡亲们背后议论纷纷,说三道四地。目前也只限于300多元的茶叶购买,象“雨前茶”、“明前茶”也只能购买1——2两品尝一下。现在茶叶确实有点贵,不贵不行啊,种植成本,采茶成本,制茶成本都提高了,不涨价种茶和制茶的都会亏本。
今年我们当地一茶场请300个采茶工,工资支付比去年多支付18万元。而且管吃管住管安全,即使派车接车送,采茶工也不敢出来采茶的,高薪招聘也没多少人应聘的。今年茶商也少,茶叶交易市场也封闭最近几天才开放交易,茶农现在在网上销售,与茶商网上洽谈订购的居多。采茶成本提高了。现在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去外地招聘茶工今年人家不愿来,也不能来,老茶工也以各种理由婉拒回来采茶,产区用车辆去外地接她们也没多少人能外出采茶。
采茶工资低是个原因,但今年这冠状病毒疫情至今还让人心有余悸,不愿外出。制茶企业也一样,被这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节奏,很多企业没有资金收茶青,没有启动资金了,好在产区有农发行贷款支持,一次性能贷款300万元,解决了制茶企业燃眉之急。采茶工资涨了,制茶成本涨了,销售上如今又多了个包邮费成本,茶叶进茶叶店价格就涨起来了,到消费者手里可能前几年100多元/斤的茶叶,如今可能需要300多元了。
茶叶对于消费者来讲,确实让人望而生畏了,我们当地对新茶还是追捧的,可如今,特别是近三年,对新茶不再情有独钟,没多少人舍得喝了。对于新茶,800元/斤我觉不贵,但不代表大众都不觉得贵,比起副食品价格,茶叶价格上涨速度确实有点快。茶叶价格上涨批发和零售商却是暴利,赚的盆满钵满。一天卖出一斤茶叶可养活一家人,挤压茶叶价格泡沫,必须挤压批发、零售环节暴利。
茶叶在我们当地是产业经济,扶贫脱困的项目,岳西是革命老区,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靠茶叶种植使农民走向富裕道路,三年前摘除“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茶叶“岳西翠兰”功不可没。在安庆乃至皖西南地区打开了市场,也打开知名度了。茶产业是在中国有广阔市场空间,没外国茶叶来竞争的产业,所以有点“独家经营”的意思,价格从来没下降过,这是不正常的市场现象。
茶无最好,适口最佳。选什么样的口粮茶,这个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绿茶,有的人爱喝普洱,有的人就喝红茶,而不同品种的茶,价格差异也很大。所谓口粮茶,顾名思义,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消耗所需,这样的茶,最大的特点就是①价格适中,性价比高。②口感要适中,要过得去。③品质要有保证,毕竟天天喝。关于喝什么样的口粮茶,说说我的情况吧。
本人是茶二代茶农,老父亲种了几十年茶了。我们这是浙江绿茶产区,盛产绿茶,如安吉白茶,龙井43,乌牛早,黄金芽等品种。我们的口粮茶都是自己的茶叶,品种上自己把关,这个肯定不必担心。一般而言,春茶,我们自己是舍不得喝得,毕竟贵。都是等春茶快结束后,采摘一轮茶叶,加工做茶口粮茶,这样的茶便宜,口感也还过得去。
春尾的茶,鲜茶青基本在个位数,基本都是大叶了,二叶三叶摊张的,采去卖又便宜卖不了几个钱,正好做成干茶,大部分做茶香茶,耐泡,成本好的也就四五十一斤,就算加工好去市场上卖,差不多就这个价。 当然,这样的茶到了流通环节,还是要大几百的。虽说这样的茶,对于我们茶农来说看起来便宜,可要比市场上或是各电商平台卖的便宜货,好上不止一个档次,巨坑。
那种100好几斤的,有些无良商家卖的,在我们眼里,真就是草,奈何还卖的挺好,想不通。还有些,会采摘秋茶,做成口粮茶。秋茶跟春尾茶比,品种上还要好点。这个季节的茶青价格也比春尾要高,所以整体上,这个季节做的口粮茶,品相,色泽口感俱佳。当然,价格上也略高。夏茶,我们基本不喝。第一是口感苦涩,第二夏天病虫害多,打药频繁。
夏茶,整体上是最便宜。电商平台上,那种惊爆眼球的价格的茶,大致就是这个季节的茶。这个季节的绿茶,个人觉得是最不要喝的。所以,我们茶农自己喝的茶,就是这个情况。价格不高,但是品质过关。至于一两百一斤绿茶,好不好?这个嘛看是什么时候的茶。如果是春茶,肯定不贵,品种大体上不会太好,只能说中下,好不好喝,要看采摘品质跟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