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在沿海省份福建所使用的闽南语中,茶这个字读te。这条线路是海上传播。17世纪,欧洲和亚洲之间主要的茶商是荷兰人。福建和台湾是荷兰人在东亚主要使用的港口,这两个地方的人读茶都读te。因此荷兰语、法语、德语、英语,都将茶称作tea。chácha这个发音是汉语,来自中国。这个词语穿越亚洲,沿着中亚行进,最终在波斯语中变为“chay”。
为什么咖啡比茶叶发现的晚反而咖啡却传播了全世界?
这个真的是个大话题。中东地区大约是最早开启全球化进程的地区之一,这一地区有人类最古老的农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也是连接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中海沿岸国家、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纽带,历来都有商贾往来,经陆路和海路进行商贸和文化的交流。咖啡的原产地埃塞俄比亚,与也门隔海相望,机缘巧合,咖啡来到了也门一带,人们不仅开始种植这种植物,当地的穆斯林长老和信徒,更因喜欢咖啡的提神醒脑效果,而掀起了饮用咖啡的风尚,这一风气又流传到埃及、西亚一带,再伴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而流向了欧洲。
当欧洲人喜欢上了这道饮品时,正是欧洲的大航海时代。海上马车夫荷兰人不仅倒卖咖啡,还破解了咖啡种植的秘密,与法国人先后将咖啡带到印尼和加勒比沿海一带种植,咖啡的价格大幅下降。这也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咖啡生产国位于东、西半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而咖啡消费国则位于欧洲、北美等地,咖啡真的是传遍了全球。其实郑和下西洋时期,茶叶随着明朝的船队来到了中东地区,也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甚至那时咖啡还没有盛行起来,但也许是因为茶叶种植的秘密一直保留在我国,也许是因为欧洲人一直没有找到快捷通往中国的海路,在欧洲虽然有人喝茶,但很长一段时间都因茶叶稀少而价格昂贵,所有茶没有像咖啡一样在欧洲流行起来。
18世纪,英国人茶叶消费量大增,单靠从中国购进茶叶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茶叶价格也无法大幅下降。于是,英国人试图在其他地方试种茶叶,19世纪30年代起,英国人在其殖民地印度种植茶树成功,后来就越来越依赖印度提供茶叶,茶叶价格也减少,一般家庭可以负担得起。不过习惯喝咖啡的欧洲大陆国家,也很少像英国这样,爱茶大过爱咖啡。
中国有那么多茗茶,为什么在世界茶叶市场上那么弱鸡?
中国有6大茶类,数千个品种,涉及7万家茶企,13个省份有茶叶种植,有超过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饮茶习惯上千年,如果要说哪个国家有这么大的历史文化和生产量,估计只有中国了。不过现实是:这么多好茶,这么多茶企,一年卖掉的茶叶合计都拼不过立顿,立顿每年的销售在10亿欧元左右。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一是国内行业比较分撒,每个地方都有龙头企业,各省都有茶叶基地,都有茶叶批发市场,对茶叶上下游延伸的非常不够。
其次,虽然中国是茶叶原产国,但在国际市场上,茶叶价格拼不过印度茶、斯里兰卡甚至肯尼亚的茶,所以茶农不怎么挣钱,茶企也不挣钱,新三板公司八马茶业以及港股上市公司天福控股等毛利高,但净利润只有约10%。三是茶企普遍规模小,这背后其实是缺乏标准化,你看国内的岩茶光品种就有1127种,铁观音也有几百种,没有标准化,企业无法做出爆款产品,因为只有标准化后,才能规模化和品牌化。
但是,标准化是非常难的,涉及到采摘标准,发酵标准等制作工艺标准,以及审评标准等,并非短时间能建立起来。在规模化方面,由于茶叶行业季节性比较强,一般茶企上了大型设备大多数时间呈现产能闲置的状态。这就是企业茶叶品牌没有做起来的导致的,以往的中国茶企非常注重三公消费群体,自从这个群体消费基本被杜绝后,茶企基本能走平民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