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喝新白茶也要注意,因为这个时候的白茶是很考究制茶师的工艺的。好的原材料当然是首位,但是通过不同的制茶师做出来的茶,口感味道绝对不一样。有些人在品尝完新白茶之后觉得白茶苦、涩、麻,就是因为在萎凋的过程中,没有遵循白茶标准的萎凋和干燥时间,一味追求速度造成白茶的涩味麻味 特别还有一股浓重的青味。就算萎凋时间很标准,干燥时间也没问题,但新白茶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茶青味比较浓。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喝新白茶这种高扬的青草香气,而喜欢喝老白茶那种悠扬的香气。而且和新白茶还有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你的胃要比较的好,因为新茶比较刺激肠胃。虽然有些卖茶的不会说,但这也是客观存在的。而对于肠胃比较好的人呢,可以尝试已经存放了半年或者一年以上的白茶。这时候的白茶,它的汤水就比较柔滑,香气也没那么高扬,茶汤不会太过于刺激肠胃。
这个时期的白茶不管是白毫银针还是白牡丹的青味会不过于太浓,喝起来呢是比较柔和的,比较清香的。要喝白茶呢,有些茶友现在是每三个月每半年或者每一年,不同的阶段把收藏的白茶拿出来品尝下。其实每个阶段它的白茶都是不一样的,它会随着各种不同的环境,它在慢慢的转化,从外在的颜色到那里的物质,都在静悄悄的发生变化。
但是我们如果不用心去体会,不用心去观察,不用心去品尝,就很难发现白茶的这种转变的美。而到了三年以上的老白茶,它的外观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灰绿色变成了黄褐色,具体颜色变化但也是因茶而异,和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都有一定的关系。这时候的干茶已经是有种淡淡的药香,或者是干茶的清香,不业那种青涩的草木香。冲上一泡之后,他的味道会让你感觉有惊喜,他的陈香、枣香、花香、药香都会散发出来,而且不同的人品尝有不同的口感。
老白茶,经过了岁月的历练,它的口感更加的醇厚;它的茶汤更加的柔滑,它的质感就像果酱一般的稠密。它的产生也由原来的含量变成了温润,偏热体质的人适合常饮,而偏寒体质的人也可以喝老白茶。而7年以后的老白茶就是最适合与一众好友品饮的时期,这个时候的白茶进入稳定但是而又非常缓慢的转化,这时候的茶味更加的浓郁,茶汤更加的香甜,但是它的茶性更加温和,他的内质更加的厚重。
白茶不能闷泡却能煮,不矛盾吗?
感恩提问者,普文是原产地茶山经营者,对您的问题发表个人浅见,白茶闷泡与煮茶不矛盾。泡制与煮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普文认为提问者已经将这个两个方式的概念混淆。闷泡的概念使用的茶具基本是盖碗及其他功夫茶器皿,泡这类茶主要是为了感受每一道茶出来口感的变化与香型的变化,品鉴茶优秀与否。如果闷泡,那么这款白茶的内含物质融入一道茶中,由于器皿相对水较小,浓度不合。
茶水又不好喝,又闷熟了茶,体现不出这款茶的特点。煮茶是在合适的比例下,煮出来的茶又有另一番味道,这款茶比例合适下,能提现出这款茶优质的特点,煮茶就是几乎一次性的。所有的茶经不起闷泡不光是白茶,尤其是福建类白茶,本身耐泡度相较云南白茶要低很多,功夫茶的茶艺师讲究把每一款茶泡出最为优秀的一面,掩盖住缺点,因才施展,方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茶艺师。
在喝白茶的时候,为何有人不建议将茶汤泡得过浓?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在白茶的滋味组成里,最主要的是三类物质,茶氨酸、咖啡碱和茶多酚。茶氨酸提供鲜爽感,咖啡碱提供苦味,茶多酚提供涩味。白茶讲究快出水冲泡,当泡茶时间适当时,三类物质的释放量会处在平衡状态,那么此时白茶喝起来就是香清甘活、鲜香醇爽的。如果延长泡茶时间,比如闷泡的话,那么必然导致内含物质的过量释放。
尤其是咖啡碱与茶多酚,它们的释放速度是比茶氨酸快的,本来泡茶时间短,可以控制咖啡碱和茶多酚的释放量,让它们与茶氨酸保持平衡。但换成闷泡之后,咖啡碱、茶多酚的含量会远远超过茶氨酸,那么茶汤表现出来的就是又苦又涩。原本鲜甜、清甜、甘甜,并带有美妙回甘的风味,将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一杯浓酽苦涩的茶汤。所以为了喝好茶,冲泡也是非常关键的,切勿将白茶泡得过于浓烈,才是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