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鲜卑血统、出身关陇地区的贵族建立了北周、隋、唐等政权。鲜卑族的一些风俗品格被流传下来。但鲜卑部落随着663年被吐蕃吞并后,逐渐消失于历史的长河。对于鲜卑族的起源,学界还没有定论,主要有四种说法:东胡说、东夷说、山戎说、逃亡汉人说。可以肯定的是鲜卑族肯定是个北方民族。对于这四种说法,山戎说和逃亡汉人说的可信度不是很高。
根据现存的鲜卑族人物陶俑和历史记载,鲜卑族的习俗、长相、语言与汉人都不同,而历史记载中也没有明确的该支派的发展;这种说法的解释是从鲜卑族的名称来解读的,认为“鲜者,少也。卑者,陋也。”(《翰苑集》引《汉名臣奏》),笔者认为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名称或是音译或是根据某一特点命名,命名方式因为“大汉民族心理”都有含有鄙夷的意味,所以从名称的解读来判定鲜卑族是逃亡的汉人是不可信的。
山戎说的记载较少,只有《史记集解》中有所提及,故暂保留疑问。从今日留存的文献来看,东胡说和东夷说是可能性较大的。《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十六国春秋》、《魏书》等都提到过鲜卑是东胡的余部,最少也是有密切关系。东胡被灭后,余部有一部分前往乌桓山,称东部鲜卑;一部分聚集到大兴安岭北段的大鲜卑山,东汉末年据匈奴故地,称拓拔鲜卑。
西晋末年,拓跋鲜卑开始活跃于历史。东夷说是学者受《国语·晋语》中的“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为盟”进行解读。而建国后的考古工作者在今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矿区北部达兰额罗木河东岸发现了鲜卑早期墓群,墓中的袋形三足陶铜器和头北单茔墓葬方式有东夷文化的痕迹。这究竟是当时物品交换的结果还是文化影响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你有没有收藏英德石,你如何看待英德石这种奇石?
关于英德石,入手甚少,原因很简单,就是感觉英德石性脆,通过网络买来的石头或多或少都有磕碰,而又没梦如愿去英德产地,所以对其的了解还停留在书面中。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英德石的兴趣。现在我想到英德石,最先想到的是米芾,在王川先生的《米芾传》中记载,21岁的米芾有了他的第一个官职,也是第一次远离家乡。他从东京出发南下,或是骑马,或是乘船,三千里慢慢长路,两个月的时间,目的地就是今天的英德。
我一直怀疑米芾是因为英德石而喜欢上奇石的,因为米芾自幼生活在湖北襄阳,汉江之边,那里所产之石多为水石,与其相石四法”瘦透漏皱”,大相径庭。而其祖上都是行武出身,几乎不可能有雅兴赏玩奇石。所以,他最先接触的奇石,或者说最先打动其心灵的奇石就应该是英德石。与米芾几乎同时代的苏轼,与英德石的渊源也是比较深的,最为著名的应该是那方”仇池石”,仇池取自《秦州杂谈》“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一句。
据传说,这方仇池石便是英德石,苏东坡得自其表弟程德儒之手,苏东坡对这方石钟爱有加,为其做序题诗。此石之美也引得当朝驸马垂怜,引出了一场《二马图》换仇池的一番故事。不过,要说当代最为著名的英德石还得是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的“皱云峰”,有传说此石是北宋花石纲遗石,也有传说是清朝出年广东水师提督吴六奇赠送恩公查伊璜之石。
由来可信可不信,因为此石依旧耸立在江南园林中,我们尽可亲自观养。英德石的历史故事很多,也留下了很多关于英德石的诗歌,我记得最清楚,也最喜欢的两句,一句是清朱彝尊的”罗得六峰怀袖里”,一句是清陈洪范的“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至于英德石的赏玩,不敢多言,只知道英德石在传统四大名石中,最具风骨,这个风骨体现在它石头质地的坚朗上,体现在它孤峰耸立的挺拔身躯上,所以我思维印象中觉得能够把立峰景观演绎的最好的就是英德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