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习惯穿戴着传统服饰,姑娘们农闲时聚在一起刺绣,每一件漂亮的衣服都出自他们灵巧的双手。那银闪闪的帽,用纯铜雕啄,穿戴身上就是深山里一道耀眼的风景。每当正月十五踩秧歌,姑娘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男孩子们吹着芦笙,大家载歌载舞,唱响爱情,寻觅幸福。山凹里的田,从就没干旱过,小时候跟随大人们一起到水田里,脚下是悬空的。
平常是没有人会到这样的水田里,只有种植秧苗和收割的季节才下田。下田的时候要踩在扎实的木棍上,顺着木棍进行收割。听老人们说,从前就因一个苗族的老人没带木棍,下到田里后没多久,就看见她的身子慢慢的坠入泥潭面,再也没有走出来。泥潭其实就今天人们说的沼泽地。凤山永远是一片青幽,苍树成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片带刺的野草莓,酸中含甜,铺满黄土的白梅,白满了一半的山,也香了一片的山。
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野果,溢香久远。南边的岩山,一半是蜜甜的樱桃,一半是挂满树梢的杨梅,樱桃成熟的季节,红透那边天。杨梅挂果红透的时候,让人驻足垂涎。龙岩山绊有香满枝头的茉莉,花开的时候,蜜蜂成群在山上飞追。东坡上幸存着很多宝贵的兰花,隐开在山脉之巅,兰花比以前少了,似如珍品!阳山满坡的青竹,鸟儿四季在竹林里着唱恋歌,布谷鸟也在丛间吟唱爱情,只有调皮的松鼠在竹空跳来舞去,戏耍它们的生活。
牛羊总是很胆怯,怏然的踏着步伐穿梭在林间。衬托阳山的还有月季和杜鹃开遍山野。丰富的矿石、煤炭因为交通闭塞,一直沉眠地下。没人知道它长眠了多少世纪。到处都有一些能治疗疾病的药材,老人们总会在身体不适的时候踩一些来洗身子,驱风除湿,熬水吞服防寒。刚出生的婴儿用来擦洗不易感冒。大山有个溶洞,传说从前有一条犀牛就从那洞口出现过,后来那洞里就有了很多怪怪的声音,底谷有湍流声。
人们一直好奇,数次欲想进去,都因为它的阴森而退缩。五年前一群胆大的孩童徒步走进去了。他们带着手电来回走来六个多小时,出来后告诉了大人们,里面很多的奇异现象。大人们也相继进去看了。感叹里面的奇观美景。里面有很多怪石,荧光样的石柱垂帘落布。还有深潭。更为壮观的就是几处观影菩萨模样的石乳,看似像和尚模样的石柱在菩萨周围埋头念佛。
当地的人把它作为祷告和祭奠,祈求保佑。甘醇的老井,听说也是三百年多年了。水很清凉,水质很醇。养育了村里的无数代人。父亲亲手种的橘子树、香梨,在草丛里失去了生机。母亲辛苦修建的篱木围墙,青藤还在不断的在围墙上蜿蜒盘旋延。家门口的小土园杂草丛生。家的那老屋已经在风雨沧桑的巨变中,显得不堪一击。如今我们的家早已人去屋空,成了风中残壁。
那青砖碧瓦,红木楼柱,已看不清雕刻的花纹和图案了。屋子里还挂着我年少时带的拿一顶银帽子,上面已沾满灰尘。暮然回首,犹如千年!家乡虽然小,令我动情,已刺穿在我最初的诗行和文字里。有一种无法割舍的依恋情结。无论我飘泊到哪里,游走在何处,我的根始终属于这个小山村。家乡,是温热我心口的一首歌,它定格在我的记忆,永远不会改变,改变的是家乡现在的生活和我对家乡的视角。
在农村的山洞里,你看见最漂亮的钟乳石是什么样的?
我见过最美的钟乳石,是在离我家乡不远处,有一处洞穴,名叫七仙洞,洞内的钟乳石,非常奇特美景。七仙洞位于福建三明市,沙县富口镇郭墩村佑溪河畔,距县城19公里。相传七仙女下凡,游览此洞而得名,洞穴内分为上,中,下三个洞,上洞最宽25米,最高处20米,长约400米左右,洞口呈漏斗式,洞口顶部悬垂挂着生物灰华,以及绿树古藤,鸟语花香。
进入中洞,通过一条狭窄的通道,眼前又出现了一条宽敞的廊道,向上行走,有一华丽厅堂,石乳钟在厅堂悬挂各异,在灯光照射下,显的非常漂亮,再沿着流水下行,洞内又逐渐变窄,通往下洞,下洞位于佑溪边上,洞内石笋各异,有石钟,石乳,石帘,石幔等,神奇怪石,琳琅满目,千恣百态,色彩缤纷,洞内犹如一座迷宫,非常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