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一年四季都产茶,但只产红茶,以旱季的6月至9月最佳。▲出口的瓜哇茶瓜哇茶色泽是黑色的,但在旱季时,就会成为褐色,并且香气更加浓郁。瓜哇茶的高山地区,高度大约在4000—6000英尺。当又是高山,又是旱季的时候,产出的茶可以和锡兰茶媲美。6 苏门答腊茶苏门答腊岛和瓜哇岛同属印度尼西亚,但是苏门答腊茶受季节的影响没有瓜哇茶那样严重,全年任何时候,产出的各种茶叶都适合饮用。
瓜哇与苏门答腊茶的品级分为嫩橙黄白毫、橙黄白毫、碎橙黄白毫、碎白毫、一号及二号白毫小种、小种、碎茶、茶末及武夷茶等。7 尼亚萨兰茶尼亚萨兰,现今的马拉维,是非洲继肯尼亚之后第二重要茶叶生产国。主要产红茶,茶汤清澈,品质中上等,茶种属于印度种,所以分级方法和锡兰茶、印度茶相同。在茶叶拼配中主要用作“掺入茶”。
中国是谁最早发现的茶?最早的茶是什么茶?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中国人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民族,那么谁又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吃茶叶螃蟹”的人?茶书上多半会给到我们“神农说、达摩说、陆羽说”等经不起推敲的解答。(内容不在此赘述,可上网搜索)经多年的资料收集,文献的考证,我大胆推理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时间,决不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神农,也不是南北朝的达摩,时间应可推演到万年之前,中国人的祖先便已开始使用并栽培茶叶。
距今7000-8000的跨湖桥遗址中,一颗先祖采集而来的茶籽与橡籽、陶器等新石器时代人类遗物一同出土,其中一个陶罐中还整齐摆放着各种无法辨认的树叶。距今6000年前的余姚田螺山古人类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稻谷壳堆,各种石器,陶罐,以及山茶属树根,经专家综合分析和多家专业机构的检测鉴定,认为这些古树根乃人工栽培茶树的遗存。
这些重见天日的古代遗存为我们绘制出一张史前人类的生活场景:先祖们收获着自己播种的稻米、茶叶,与采集来的野菜、野果一同烹煮,在日落时分,族人围坐篝火一同享用美食,分享着一天的经历。中国人的先祖远在采集时代便已养成利用茶的习惯,这片神奇的树叶庇佑着中华民族的健康,被历朝历代视为“治病良药”。我们所信奉的“茶祖神农”——神农帝,并非是指五千年前的某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先祖用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传承下来的”智慧合体”。
为什么咖啡、酒、茶被赋予了社交功用与文化呢?
茶因其文化内涵与精神特质,非常适合充当人们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媒介。自古以来,茶与酒都有着先天的交际功能。西方人很重视茶会,特别是英国人,把饮茶变成独具特色的社交形式,茶会普及到千家万户。中上层家庭常组织茶会招待亲友,请来三五客人,一起品品茶,吃上几块主妇亲手做的糕点,聊些轻松有趣的话题,称得上是于身心俱有益的雅集。
日本人的茶道,也是以茶会的形式出现的,与会人数是固定的,不超过四人,主人在家内专设的茶室款待大家用茶。与西方茶会的社交生活色彩相比,日本茶会要郑重得多,更像是一种宗教活动,精神交流。中国古人的茶会,都是偶得佳茗,或者造访名泉,而又有三五素心同好,于是共品佳茗。饮茶是一种放松与休息,更是交际沟通的良机。
而酒被认为是破冰神器,也是情感的催化剂,可以在一个陌生局中迅速让大家彼此熟悉、认识、热闹起来。酒在社交中起到的作用,是一个情感升华的作用。喝酒一般人越多越热闹,气氛越醉人,酒会以盛大为美,在影视剧中常有西方权贵与富豪的香槟酒会、鸡尾酒会宾客云集,交杯换盏。酒体现的是一种个人审美,然后也体现对于一个城市的主流生活的某种认知。
风靡西方国家的咖啡,现在已经融入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或是各种社交场合,人们都在品着咖啡,它逐渐与时尚、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清晨起床后喝一杯醒脑,白天工作时轻咽一口提神,更有闲暇里饮一杯咖啡、吃几块蛋糕,和朋友聊天小聚。咖啡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也缩短了你我之间的距离。美餐之后,泡上一杯咖啡,读一份报纸,或是和恋人、朋友及家人在一起共享温馨舒适、乐趣无穷的咖啡时光,是一种幸福。